News

當我們知道自己會成為父母,當準媽媽還是懷胎十月時,我們便開始為孩子憂心。我們會憂心孩子出生後是健康嗎?各方面發展正常嗎?當小寶寶出世了,又擔心授乳期奶量是否足夠,還會一一記錄孩子的大小二便。當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擔心他飲食健康,吃飯速度太慢,經常督促他們要多吃蔬菜。當他們進入學校,我們會擔心他追不上學習進度,擔心他考試、默書不懂,擔心他上課沒有舉手答問題。我們會要求孩子每天早點完成功課,考試前三星期停止玩樂,開始留在家中溫習等等。這些都是每一個父母必經的階段。 父母都能稱職嗎? 想成為律師,由大學讀法律、實習到正式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至少要六七年時間;要成為醫生,路途也十分漫長,必須先讀學位六年,再加一年實習,共七年才有資格獲聘為駐院醫生,專科則要再進修;想當一位老師,我們需在香港完成四年教育學位課程,才可取得教師的專業資格。可是,從來沒人提及,當你要成為一個父母,究竟該進修什麼課程?到底要否考核某些專業資格?聽過有人開玩笑的說,不如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開一門學科叫「家長」,讓家長可以成為「資歷架構」認可的專業資格。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能夠懷胎十月,生孩子的父母就自然能成為家長,但相比教師、律師或者醫生等職業中,影響孩子成長最深的是誰呢?那肯定是家長(父母)吧!然而,如此重要的職份和崗位,卻沒有好的培訓機制,結果,所有父母都能稱職嗎? 出於愛卻成衝突 我們肯定每個父母都希望盡心教育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但結果是因為很擔心小朋友營養飲食是否均衡,每頓飯家長都變得又罵又勞氣的要孩子多吃點菜;每天做功課家長會擦掉子女所有寫得不好的字體,孩子會含淚的把一頁功課重新再做;每次評估考試前,家長和孩子便會產生衝突,因為孩子要專心「坐定定」八小時來溫習,並要完成一大堆補充練習。 明明父母是出於愛,最後卻很容易成為親子間的衝突。記得聽過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一個嫲嫲告訴小朋友的父母,孫兒有一晚發噩夢後失眠,因為他夢到母親強迫自己完成學校功課和溫習。這故事的母親聽到後極度憂心,她怪責自己明明是出於愛的行為,明明是出於關心的行為,明明是為子女成長為他好的行為,偏偏成為子女的噩夢。 或許愛之心責之切,但我們教育孩子時,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我們明白一切都是為子女好而做,但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才是最好呢?或許就如前段所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即使不曾修讀過什麼專業課程,但我相信,父母只要能無時無刻記着愛護孩子、陪伴他們成長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天職時,多看多聽不同資料和經驗分享,多閱讀不同親子文章及書籍,其實同樣可以慢慢研習出「家長」這門學問的竅門和專業。 當孩子做錯了事,父母要求孩子望着自己兇狠的眼神來賠罪,這樣的教育情景,除了製造孩子的噩夢,還有什麼好處呢?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9-01-29《明報》當至親變成了孩子的噩夢
Read more
放學後的小學校舍傳出小孩玩得興奮的尖叫聲,幾個學生推動着兩輛輪椅,在禮堂內高速衝刺、轉彎,再向前衝,連帶坐在輪椅上的同學,亦因此而感到興奮。跑了兩個圈,推輪椅和輛椅上的學生轉換角色,再度在禮堂中奔馳。 玩耍一番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將剛剛還是「玩具」的兩輛輪椅「合體」,變成一輛「十六座小巴」。這「小巴」是為了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舉辦的「花轆Look嘉年華」準備的輪椅花車,巡遊中展示的花車不止是由傷殘人士設計,更有不同的企業、團體參與,而這群學生就讀的德萃小學便是其中一間。 輪椅和健全學生距離似近又遠,雖然在街上見過有需要使用輪椅的人,但真正接觸這工具的機會少之又少。問及學生們到看到輪椅時會否敢坐在上面,「我敢坐!」同學們齊聲回應後,就讀四年級的蕭湘說:「因為我們會行得很累。」累了就可以輪椅代步,說完她和同學都哈哈大笑起來。 德萃小學的學生幫忙改造輪椅,將之變成一輛「十六座小巴」花車。(鄭子峰攝) 「我覺得他們見到輪椅已經很高興了,因為他們很喜歡車。」看見學生們玩得如此興奮,負責帶領他們裝飾輪椅的羅老師如此說。看着學生們面對輪椅時的動作、好奇的反應,羅老師估計他們沒怎麼接觸過這工具:「他們也有疑問,平時車會有方向盤,但輪椅沒有,該如何轉圈呢?」 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在製作輪椅花車時都顯得興致勃勃,羅老師說希望他們可從中了解到輪椅結構之餘,亦可理解舉辦花車巡遊的原因:「希望用一個有趣的設計,令剛嘗試用輪椅的人士更容易接受,也希望輪椅可以成為一件更有創意的東西。」 訪問當日,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下稱路向)副主席柳冕到學校與學生們交流心得,當問到他們坐在輪椅上的感覺時,學生們馬上七嘴八舌地說起話來,「很舒服,像一輛車般,很快。」、「到時他坐在輪椅上面,她是揸車。」、「我識揸車!」打開了話匣子、熟絡了以後,學生們開始對他使用的電動輪椅產生興趣,甚至和他來了場比賽,看是電動輪椅快,還是學生們推的輪椅快。 學生們和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柳冕來了一場輪椅比賽。(鄭子峰攝) 學生對輪椅的印象正面,但柳冕說這種想法在健全人士中,尚未算普及。「今次我們有部分輪椅讓健全人士試坐,他們都有點芥蒂,覺得『好人好姐』,沒理由要坐輪椅。」對一般人來說,輪椅往往和「傷殘」二字綑梆在一起,他說路向這次的活動正正希望改變這種思想,向大眾展示輪椅不單是傷殘人士的代步工具,健全人士亦可使用,甚至可以將之當成玩具。 柳冕指,希望改變大眾認為輪椅一家是傷殘人士使用的想法。(鄭子峰攝) 一個人帶頭裝飾輪椅,在世人眼中可能是標奇立異,但柳冕認為,當一大群人一起做這件事,就會變得普遍,就如戴眼鏡一樣。他說:「好像要戴眼鏡的人,眼鏡也可以裝飾,你不會歧視人戴眼鏡,我們坐輪椅也希望他們以同樣角度看我們。」 轉載自:2019-01-18 《香港01》小學生大改造 輪椅變身「十六座小巴」
Read more
德萃教育機構(St. Hilary)目前在港擁有兩間小學及兩間幼稚園,是廣受家長歡迎的幼小一條龍學府,今次介紹位於九龍旺角的漢師德萃學校(VNSAA St. Hilary’s School),朱子穎總校長及馮鑑邦校長指今年學校的學習主題為盼望學生「成為謙卑的先鋒」(Be a pioneer, serve humbly),一起聽聽兩位校長怎麼說。 兩間小學分校 同一辦校理念德萃小學分別在大埔及旺角都設有校舍,大埔校舍名為德萃小學,於2016年創校,校址位於前香島專科學校大埔分校,而旺角的漢師德萃學校則於去年9月開校,兩間德萃小學以校訓「德以為本 學以精萃」為教學方針,朱子穎總校長說:「大埔及旺角兩間校舍都會用同一套課程、同一套教學策略及同一個管理方法運作,只是1A-1D四班會在大埔校舍上課,而1E-1H這四班則會在旺角校舍上課,家長可按地區自行選擇校舍。」 學校的禮堂設於地下,擁有很大活動空間。 根據朱總校長所說,目前兩間小學已預留共同時間為空堂,老師會用視像會議方法共同備課,能做到教學同步,作為大家庭,連幼稚園都會與小學一起參與活動,例如去年10月德萃就舉辦了「Beach Run」活動,千名德萃學生拿著香蕉在沙灘跑步,或幼小學生一同參與剛過去的大型聖誕活動,整體氣氛及成效非常好。 德萃去年底的大型聖誕活動,場面盛大熱鬧。(圖片轉載至學校網頁) 年度主題──成為謙卑的先鋒德萃小學今年的教學主題為盼望學生「成為謙卑的先鋒」(Be a pioneer, serve humbly),這句口號幾乎遍佈校園每個角落,包括課室壁報板、走廊壁報板等,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表示「期望每名德萃小朋友不單止能夠成為領袖,更加要成為謙卑的先鋒。無論校內校外,不單止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及批判思維,而且更要成為服侍他人的領袖,例如服侍同學、老師、家人,甚至服侍社會的明日領袖。」 朱子穎總校長(右)及馮鑑邦校長(左)。 學生於小息時都會抽空閱讀。 創新概念 禮堂與圖書館結合漢師德萃學校位於旺角鬧市,面積不大,所以校舍並沒有一個很大空間作圖書館,一向提倡創新教育的朱子穎總校長就談到「我們利用了第三位老師(The Third Teacher)這教學方法,第一位老師意思是課室中最叻的人就是老師,第二位老師就是同學與同學之間互相都是老師,第三位老師就是環境,所以我們心想學校的環境是否能創設更多教學理念或想法,讓小朋友行為得到改變,所以既然這校位於市區,面積比較小,未必有一個圖書館,那不如就將整間學校變成圖書館,將圖書館與學校結合,所以就得出School as Library(Sch-Brary)這設計概念。」 Sch-brary設計理念創新,又能善用校舍每個空間。 朱總校長續說:「當你一踏進這學校的大門一刻,無論禮堂或教員室,我們都用圖書館的書架概念作為設計,所以地點就變得很有彈性,本身禮堂純粹是集會地方,講台並不是每天都有表演,所以將講台變為圖書館,讓同學小息上台看書,或隨意坐在書架上,務求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我們不用刻意強迫小朋友每天要看多少本書,做多少份閱讀報告,讓他們在舒適環境下,垂手取出圖書閱讀,這才是最重要。」 教員室開放式設計有原因兩位校長帶領筆者走進漢師德萃學校的教員室時,筆者感覺非常新鮮,此校的教員室有別於一般學校,它的感覺更像一個開放式辦公室,馮校長說「我們在構思教員室時,先由老師(Facilitator)作起點,因為老師的付出(Input)很重要,他們不再埋頭苦幹改簿,不再局限於自己的知識,在有空堂時能夠與其他老師進行跨學科交流、協作或備課。我們深信科目只是人類賦予它的一個框架,其實學習不應該存有科目這概念,所以學校希望老師之間能夠加強溝通。」 圖為Mr O與學生上英文課情況,學生踴躍舉手回答老師提問。 本地課程結合國際課程 英普教學德萃小學以本地課程為主,同時又結合了國際課程的特色,如融合IPC、PYP等國際課程元素,著重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和專題報告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透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馮校長深信「生活就是教材,教材就是生活。」至於授課語言方面,德萃主要以英語及普通話授課,中文及常識以普通話授課,其他的科目如數學、科學、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則以英語教授。 每早設六節課 下午學生自選活動眾所周知,德萃以活動好玩、多元化見稱,朱總校長說現在小學生每天上六節課,希望在六節課內已能學完本地課程,一方面提升了老師的教學效能,另一方面下午學生自己就能夠決定進行哪些活動,周一及周五會進行OLE(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周二至四就讓學生選擇一個他關心的城市議題,配合「啟夢者計劃(DreamStarter)」方法學習和解決,這計劃會透過網上眾籌,共享資源及經驗分享等方式,提高公眾對學生夢想的關注,協助學生一步步實踐目標。而學校更計劃在2020年,將六堂課堂濃縮至每天四堂,因為校方深信調整教學效能後,可以騰空更多空間讓小朋友自主學習。 家校善用手機App處理通告及收費校方有見未來社會發展大趨勢非大數據莫屬,所以德萃小學成為十間參與「香港教育界電子課幣促進計劃」先導計劃的學校之一,學校採用GRWTH這個手機應用程式,處理老師、學校及學生三方之間的通告、功課、文件及收費,例如學校將所有通告電子化,在學校角度可更有效節省製作及追收通告時間,保障通告回覆內容的可靠性及回收通告的穩定性,減少紙張浪費更環保,在家長角度看,學校每天放學前就會將通告及文件提早放上應用程式,讓在職或全職家長可預先透過手機處理所有文件,在孩子放學後可騰空更多時間關心小朋友,而且所有通告回條以電子檔形式存於手機,以便記錄存檔,便利雙方。 小學生席地而坐,享受與Mr O的音樂交流時光。 朱總校長認為「學習本應是快樂」很多香港家長會心存疑問「快樂學習真的可行嗎?」,每天上學只是玩樂,真的能學懂知識嗎?當問到「快樂」與「學習」兩者如何取得平衡點時,朱總校長就分享了兩個獨到看法,他說「學習本身應是快樂,好奇和快樂是同一樣東西,如小朋友看到一集碟,他會想找東西去敲敲它,但成年人就不容許他們這樣做,加上現今學習很多時流於機械式操練,令本身快樂學習的元素失去。傳統的操練法在教育學者角度看,其實鍛煉到速度及準繩,例如運動、音樂,但操練法卻不會令學生學到新知識,例如學生不會因為透過不斷操練泰文,而在短時間內由不懂變成懂得泰文,作為學校,我們希望及早為學生裝備自學自理能力,讓他們學懂自行找方法解決難題,迎接將來2030、2040世界。」 漢師德萃學校VNSAA St. Hilary’s School地址:九龍旺角洗衣街22號電話:2316 
Read more
在升降機無處不在的城市裏,方便、快捷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説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對於德萃小學的學生來説,這是他們每天遇到的「貼身」問題。尤其是當他們親眼目睹:老師每天抱着重物上上下下;剛病癒的同學使足了勁才能步行到地下校務處吃藥;校工叔叔氣吁吁地送貨到課室等等情況後,便產生了一種「助人助己」的奇思妙想。「小物宅急便:快遞 ×減碳服務」由此誕生。 奇思妙想 由一條繩子開始 「我們想為老師和同學減輕負擔。」一位四年級的同學説。 一開始,小朋友提出大量問題,例如: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小物品從地面 運送到樓上?如何節省用電?如何減碳?在問題穿插的大氣中,有位同學 提出了一個好問題:「到底要多長的繩子,才可以貫穿六層樓呢?」焦點 瞬間轉移,老師説:「不如動手嘗試吧!」 (德萃小學圖片) (德萃小學圖片) 第二天,同學找來了一條四十米的繩子。二十六位同學通力合作把一根 小木棒綁在繩子上,從六樓梯間垂直吊到地下。雖然繩子長度合適,但同 學發現小木棒在半空中經常搖擺不定,不時卡在扶手與牆身的夾縫裏。如果每次運送都需要全組同學出動的話,就不符合經濟效益了。面對這種「碰壁」,同學不斷改良他們的意念。他們提出滑輪裝置要穩固又安全, 而被運送的小物品也必須放入一個袋子或盒子裏,以防撞擊。雖然未能「擊中」問題所在,但他們從行動中獲得更多想法和意念。 點燃探索之火 從行動中找靈感 此外,老師帶他們在德萃小學的校園裏四出尋「輪」,發現生活中處處 有滑輪,如:旗杆、起重機、救火喉等等。老師又利用 Padlet 引導學生討 論,再指導學生利用 Google Form 設計問卷去調查老師的想法,原來老師 最希望運送的是個人電腦、習作本和水瓶。這些資料都有助同學進一步設 計滑輪裝置。 在 DreamStarter 夢想募資日,同學期望得到工程師或建築師的垂青, 因此不斷寫信及傳送電郵給當天留下卡片或聯絡資料的 DreamBackers。 雖然至今仍未得到專業人士的回應,但同學漸漸體會到,與其坐井觀天, 倒不如坐言起行。 推己及人 將愛傳播開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教導我們做事不能 只顧自己的利益,要常顧念別人的需要。在上海,有一種古老的「鋼絲收 銀」方法沿用至今;在美國,一位行動不便的婆婆設計了一個滑輪裝置協 助她處理郵件;在澳洲,有人利用滑輪裝置運送薄餅。在香港,德萃小學 的同學期望將「小物宅急便:快遞 × 減碳服務」推廣至社區各處,希望可 以替醫護人員運送藥物;希望可以為住在唐樓的長者運送袋米;希望可以 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將愛心傳播,做到推己及人。 轉載自:2019-01-11《香港01》德萃學生助人助己:冀將愛心貫穿城市每個角落
Read more
當孩子或者學生犯錯,作為家長或者教師,一定要斥其非,指出他的不是,這是每一個關心孩子成長的成年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大家可曾見過,有家長會在街上歇斯底里地怒罵孩子?到底成年人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還是在想幫助孩子糾正行為呢?這兩者之間的分別在哪? 試舉一個例子:有學生忘記帶功課,老師指斥他時說:「你為何不帶功課?」、「為什麼又忘記帶功課?」或是「不是提了你很多次嗎?你一次又一次忘記帶功課」等。大家認為,這位老師是在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還是在教育學生呢? 我們可從幾個角度分析。 重複消極發問無助糾正 首先,當孩子做錯事時,若我們只是不斷地重複問他「為什麼」做這件錯事,表面上好像是真的想了解背後原因,但實際上孩子很難回答的。假若他知道自己為何不帶功課,他就不會忘記帶吧!其次,我們會很容易在學生面前覆述他曾犯過相類似的錯事,如說「你上星期又忘記帶」、「兩個星期前又忘記帶」或「我昨天明明提你了,你今天又忘記帶」,這種重複,只能讓孩子知道自己仍然沒辦法改善好,基本上與糾正行為沒有關聯的;再者,我們會重複說些消極沒意義的發問,例如:「你要我說多少次才記得呀?」、「為何A同學記得,你又不記得?」 這樣看來,老師說這些話都是在「發泄情緒」,而不是幫助學生改變行為的方法。即使可以改變,也不過是孩子不想你再在他身上宣泄情緒而作出改變。這種「情緒勒索」,並不能真正改善到孩子的行為問題。 提出方案 與改善行為有關聯 但如果從教育學生的角度出發,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做法。第一種是「正增強」,即跟孩子說「你今次忘記帶不要緊,但下次你記得帶時,我會獎你零食或者小禮物」,這種方法有助孩子提升動機,他會為獎賞而作出改變;第二種是「負增強」,即剝奪孩子喜歡的或是既有的利益,如說「因為你忘記交功課,所以罰你沒有小息時間」、「你今天不可以去公園玩」或者「不買你想要的玩具」,孩子會因為害怕失去他們的權利或喜歡的東西而改善行為。 說到這裏,我當然想提出更有意義的方法,就是注重改善行為方案的關聯性。意思是,我們是否可以提出建議或要求孩子做某些行為,而那些行為是與需要改善的行為有關聯的呢?舉例跟孩子說:「你可否做個計劃表或者清單提醒自己交什麼功課?」或「你可以畫一幅四格漫畫提醒大家都要執拾好需要帶的東西嗎?」通過這些有意義或具相關性的行為,孩子就會明白到,自己做錯事所引伸的後果是會影響別人的,因此他們不是為了不被責罵或得到獎品而去作出改變,而是由衷地作出改變。 作為成年人,我們實在需要檢視一下自己如何處理孩子犯錯的態度,以免把情緒化的打鬧變成了合理化,甚至變成一種反射條件:當孩子一做錯,我們反射性的把一些說話或一些行為發泄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做錯時,我們發脾氣,其實他們不會看到自己的錯處,他們見到的,往往只是成年人罵他們的醜態。這樣,根本於事無補,也無助塑造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8-12-25《明報》教育與情緒發泄的藩籬
Read more
生活在香港這個繁華都市裏,不論是小朋友或是成年人,每天也為著不同的事而忙碌。忙於工作、學業、照顧家庭的你們,生活的腳步也變得愈來愈急速!這次伍少寶老師推介一本叫《漫步》的繪本,讓大家在忙碌中稍微放空一下⋯ 轉載自:2018-12-05《LIBRARY MASTER》好書推介:伍少寶老師 – 《漫步》分享
Read more
不一樣的圖書館.不一樣的圖書館老師   伍少寶老師過去六年以故事媽媽「CanCanMa」身份遊走社區,以講故事形式,推動及分享親子共讀的樂趣。對她而言,今年是特別的一年,以說書人身份走進小學校園,當上德萃小學和漢師德萃學校的圖書館主任。面對角色的轉變,她是如何面對及適應?   “勇踏教育之路 推動說故事及繪本文化” 「這是前所未有的改變和嘗試,因我從未想過會成為老師,我覺得當老師很悶,我喜歡坐不定的工作。但當認識朱子穎校長後,彼此交換了一些對教育、對教養、對追尋夢想的看法,從中我看到教育工作可以不止一條路,而這條新路某程度是我心中一直想實踐的藍圖之一。透過教育這平台,讓說故事及繪本文化得以更大的推動與推廣,也讓更多人因著故事,找到快樂、找到生命的瑰寶。所以,面對人生的一個新轉彎,心情是興奮、期待和感恩! 面對新身份和新環境,最大的調適是語言。講故事是我酷愛的事,多年來以廣東話演繹故事居多,然而踏進以英語和普通話為主要語言的校園,我得重新學習和操練,盡我所能把英、普兩語掌握得好,並以兒童能懂的表達方式演繹故事。每一次跟學生說故事,說真的,事前所花的預備功夫可不少,我會在家練上好多次,希望把故事說得更清晰流暢。這一點跟我以往的經驗很不同。」   “老師不易當!幸好推動路上,從不感到孤單” 老師不易當!伍老師表示作為教育新丁,要兼顧德萃小學和漢師德學校這兩間小學的圖書館工作,曾擔心應付不來,但她十分感恩地在開學短短兩個月,已經得到多方而來的「主動」,完全超出想像的多。 「例如快要開學時,校長不辭勞苦,捲起衣袖主動協助整理圖書;颱風「山竹」襲港時間,圖書館慘遭嚴重水浸,事後有學生們主動提出來當圖書館管理員,幫助收拾圖書;還有教師同工們主動請纓,作大大小小的支援……這種種行動都教我十分難忘和感恩。要成功地推動任何運動或文化,隊工很重要,我知道我可不是「孤兵作戰」。」 當中最令人鼓舞的是,伍老師感恩得到很多家長的支持!為推動親子共讀,伍老師舉辦了一連4堂的第一屆「搖滾爸媽學堂」,透過組織讀書會,分享挑選繪本、說故事的技巧,協助家長培養孩子閱讀的樂趣。 活動一推出,家長報名反應十分熱烈!她們亦十分投入工作坊活動,與同組家長熱熾討論,並毫不吝啬地分享心中好書。   閱讀能帶來改變。這改變,可以狹於個人,亦可以廣至全世界。一個人閱讀,獲益本不少;但一群人閱讀,改變的力量可大大不同了。 共享閱讀,分享快樂是不同持份者共同的目標。伍老師認為透過閱讀,就是一個讓人共同參與改變的過程。任何運動或文化的推動,總不是單靠一、兩個人的力量。伍老師短期希望努力把推廣閱讀相關的基建搞好,如圖書館管理系統、課室、圖書閣、學生閱讀推廣計劃、建立學生管理員團隊、故事爸媽培訓、跨學科閱讀等等,以增強校園閱讀的氛圍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長遠計劃則希望透過學校這平台,凝聚更多有心的大小朋友成為閱讀推動者,一起走出校園,以創意在社區不同角落撒下閱讀的種子。   “推動親子閱讀,以繪本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伍老師推動閱讀不遺餘力,師承香港資深故事人「人仔叔叔」,過去六年以故事媽媽「CanCanMa」身份遊走社區,於學校、社區中心、圖書館等嘗試以講故事分享親子共讀及故事的樂趣。除此,先後於不同媒體撰寫閱讀及親子專欄,並擔任亞視兒童節目「我們這一班」故事主持人,以廣東話說故事,介紹不同國家的繪本故事,其生動易明的演說方式吸引一眾支持者。2016年初在社交平台建立「Ungoogoo故事館」,於線上線下繼續推廣閱讀及故事文化。她認為家長是培養孩子閱讀的最大推動力。 「最關鍵的因素是家長能以身作則,以自身出發實踐閱讀習慣,並享受其中,這種身教是推動親子共讀的助燃劑。而繪本是我一直大力推薦的讀物,常常鼓勵大人們多讀、多思考優質的繪本,從中找回那個久遺了的「童心」。能夠抱持童心去細味繪本,不但愈讀愈得啟發,而且能更體悟孩童的所思所感。對孩子愈多共鳴,親子間的親密感自然會跑出來。」 在繪本,圖畫不再是因為文字而產生的,而是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整本書的生命。有些繪本字數極少,甚至無字,但仍能讓人愛不釋手。 為讓家長認識更多挑選繪本及說故事技巧,伍老師一開學便開始籌辦「搖滾爸媽學堂」,希望透過工作坊訓練故事爸媽。 伍老師 “挑選優質的繪本Tips” 圖像精美 – 構圖、色彩能使閱讀者在視覺上引起愉悅,而且每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圖與圖之間能呈現獨特的敘事關係。 具語言之美 – 豐富詞彙,文句雋永。孩子能透過閱讀繪本,從中體會語言之美。 布局鮮明、具節奏感 – 起承轉合,層次分明 – 脈絡連貫,緩急具節奏感 富想像空間 – 優質的繪本能預留許多想像空間給孩子,讓他們能根據繪本的整體意境及細節,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 呈現兒童觀 – 不論是文字或圖像,都以孩童能理解的方式表演故事,並呈現他們的所思所感,容易讓孩童產生共鳴。   “別讓大人的詮釋扼殺兒童想像力,代入兒童世界,與孩子產生共鳴” 除了舉辦「搖滾爸媽學堂」故事工作坊外,伍老師亦會定期在學校舉辦故事堂 “故事動起來 Reading Assembly Let’s pop up” ,一眾學生排排坐,一齊欣賞伍老師講故事。採訪當日,見到一班學生非常投入活動,當伍老師問問題時,不少學生都勇於舉手回答,閱讀氣氛十分高漲! 
Read more
「帆船沒有風便難以遠行,就像火箭缺少了燃料就不能離開地面一樣。」 回想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有多少保留到了長大後的今天呢?也許是工作的壓力消磨了它,又或者是家事的瑣碎平淡了它,抑或是其他的夢想代替了它……後頭看看,也許會笑自己當年的夢想多麼的虛無縹緲或者不切實際,但無論如何,當初希望夢想成真的心情一定是真實且强烈的。 德萃航天局的小一小二DreamStarter準備和在場過千位公眾講解他們的Rocket Dream。 所以當學生們在DreamStarter課堂中提出,想要發射火箭的時候,老師把「德萃航天局」這個名字作為禮物送給了學生們。有幾個一二年級的孩子説了這樣一段令人震驚且欣慰的話:「我們也知道,我們小孩發射火箭很難成功,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做到。」「總有一天」這四個字令人回味,因為即使是尤里 · 加加林(蘇聯太空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和尼爾 · 岩士唐(美國太空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都曾經是孩子。那一刻我們才明白,其實他們並不僅僅是在發射火箭,他們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在追逐着自己的航天夢想。 「他們發射『夢想』」 對於有着「發射火箭」這樣大夢想的一二年級孩子們而言,他們的處境就像汪洋中的一艘小帆船。學生們選擇了製作前所未有的「水火箭」,這支水火箭需要飛得高,還要「分級」及「可控」。製作一支只會飛的水火箭有多難?也許不會很難,許多的學校課程裏就有類似的教學設計安排。但要製作一個這樣多功能水火箭有多難?難道明顯超出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能力了。雖然是困難,但小小的他們就選擇了這個大大的難題。他們相信通過努力學習和尋找他人的幫助,終有一天便能創造成功。學生們還説過,要讓大家都知道他們成功發射多功能水火箭,透過他們的經歷去鼓勵更多像人去追逐夢想。就是這樣天真的想法,找香港城巿裡的成年人、專家及追夢的人走在了一起。 各位小一小二DreamStarters和動火箭的大哥哥們拍一張合照紀念。 「屬於所有追夢者的『火箭』」 夢想是需要代價的,沒有人的夢想會簡簡單單的成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老師和孩子們都苦惱於火箭的設計和製作,實質的製作火箭經驗實在太少,雖然在不同的網頁留言,亦是無人問津。在一個機緣巧合下,這班小小夢想家遇上了DreamBacker:「Action Rocket動 · 火箭」,使困境有所緩解。當「Action Rocket動 · 火箭」的大哥哥們願意用行動來支持學生,並帶着他們的火箭教學道具來到學校時,無疑是帶來了一陣推動「孩子們的夢想」這艘小船破浪的風。「Action Rocket動 · 火箭」透過平板電腦,以編程的方式來控制水火箭的推進器,使火箭能按設計及指示來升空。無論是水火箭的專用推進器,還是控制推進器的編程開關,都讓老師及孩子們大開眼界,找到了DreamStarter學習及發展的方向。當大哥哥和孩子們一起把製作出的火箭向天空發射的時候,他們眼裏的光使我知道,夢想在香港不是空談。也許專家們不能幫孩子們解決每一個遇到的困難,但同樣作為「追夢者」,他們堅定了孩子們的學習追夢的信心。我們知道:「還有人,也和我們一樣,相信夢想。」也許這次的火箭教學只解決了他們未來學習路上遇到的無數困難中的幾個,但路,始終是一個脚印一個脚印走出來的,改編一句前人的話:「這是他們的一小步,但也是所有追夢人的一大步。」   轉載自:2018-11-30《香港01》德萃小學 以夢為「火」 「箭」指希望
Read more
做父母永遠將子女的安全、健康及快樂放在首位,這亦是當父母的最重要責任。為防止家居意外,我們會為剛學爬、學行的孩子裝上安全圍欄,不讓他們進入廚房、陽台等地方;到孩子兩三歲時,又會把家中的枱角、牆角甚至是櫃門都安裝上防撞膠邊或安全鎖,以免孩子走動時撞到頭;我們甚至害怕子女劖刺或被粗糙不平的東西弄傷,於是竭盡所能,把他們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東西磨滑整平。上述為子女所預備的,絕對是正確無誤;但長遠而言,家長把孩子成長路上一切負面、危險、不快樂的都統統除去,這又是否最好的安排呢? 為孩子除去所有障礙未必最佳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以未來科技為題的電視劇《黑鏡》(Black Mirror),其中一集講述到只要在孩子腦中植入芯片,家長就能全方位以孩子的視角,掌握他們每天的所見所聞及所經歷的任何事。劇中的母親為曾經走失的女兒植入芯片,用作追蹤定位,還設定了把色情、暴力及血腥等不想讓她看到的場面打格,使到影像及聲音模糊。於是在小女孩整個成長階段中,她從來沒有看過或聽過這些負面事情,得到了比任何人更「快樂」的童年。劇情結局甚為諷刺,小女孩因為在母親極度保護和監視下成長,長大後根本無法適應現實環境,甚至做出自殘自毁的行為,完全偏離了母親當初保護女兒的本意。 本文不是鼓勵父母把家中保護兒童的安全措施全部拆除,或讓子女看暴力血腥的畫面。事實上,在孩子心智未成熟前,過早讓他們接觸負面情感、經歷創傷,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我很想家長一起反省深思,在子女的成長路上,從不讓他們經歷挫敗、失望、分離,童年時從來沒有跌過痛過,這是否就對子女最好呢? 陪伴面對挫折與困難 我們重視給予孩子體驗學習的機會,這並非說要刻意讓他們失意、受挫敗或者受傷害。而是父母、師長只要在安全情况下,陪伴孩子面對挫折,經歷困難便好了。否則,即使確保了小朋友在孩提時代沒有任何「不快樂」,也難以保證他們將來工作及在漫長人生,能完全避免遇到困難和失敗。 試想想, 這值得父母好好反思。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18-11-20《明報》把家中枱角包起來,對孩子最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