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為使家長更瞭解德萃小學部 (德萃小學、漢師德萃學校及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的新時代教育理念、課程資訊、校舍資訊、入學申請資訊及問答環節,我們誠邀閣下出席本校《 德萃 2022-2023 小一入學資訊日及校舍參觀 》,詳情如下: 日期:2021年9月11日 (六) 資訊日地點:漢師德萃學校 (地點:旺角洗衣街22號) 時間及安排: 第一場次: 學生介紹及校舍參觀:13:30 – 14:00 講座:14:00 – 15:00 第二場次: 學生介紹及校舍參觀:14:45 – 15:15 講座:15:15 – 16:15 加開場次: 講座:12:00 – 13:00 學生介紹及校舍參觀:13:00 – 13:30 加開第二場次: 講座:10:30 – 11:30 學生介紹及校舍參觀:11:30 – 12:00 網上報名:  Powered by Eventbrite     學校地址: 大埔校:德萃小學 -大埔運頭街6號 旺角校:漢師德萃學校 
Read more
  還記得《狂舞派3》的演員奶茶和佳仔嗎?他們一起把街舞帶進了學校,在漢師德萃學校和小學生及父母一起跳舞、拍MV!導師奶茶Lydia更稱今次是她首次任教親子班,爸媽和孩子的互動都令她十分難忘和感動。「佢哋係一齊學習,爸爸媽媽個包袱留喺屋企,好肯付出,真係身教。」她說。 攝影:黃寶瑩 Lydia表示,很多學校或者還會覺得街舞的形象「好曳」,多謝她的學生也同是《狂舞派3》飾演佳仔的小演員劉皓嵐穿針線,讓她到皓嵐的學校任教親子班,也感謝學校的信任,「俾學校見到街舞老師都正常嘅,跳舞係好型嘅」。她指,在戲中她和皓嵐有很多互動,已有親子舞的念頭,而是次在親子班就把她的想法化為現實,任教12對從零開始學習的小學生和他們的爸爸媽媽。 教小朋友跳舞多年的Lydia坦言,一次過教家長和學生是另一種體驗,過程中也令她感動和難忘。「記得有一個學生第一日學已經喊得好勁,之後2、3堂睇得出媽媽不繼鼓勵佢、一齊練習,學生都自信心都大咗好多,係one of the best team。」Lydia說,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也記得這對學生,「媽媽喺第一堂都有少少怕醜,體力上又好攰,休息咗幾次,但為咗同囡囡一齊學又再企返喺身。之後見到媽媽都明顯有練過」,他又補充,曾經和學生父母了解過學生哭泣的原因,「原來佢見到同學仔跳得好好,佢自己可能拍子差啲,做得冇咁好」。 在這個親子班中,父母和學生都站在同一個起點上,從零學習。Lydia也坦言初時必然是小朋友學得更快,不過家長也十分努力,不時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怎樣記住舞步、怎樣跳得更好。「街舞一係好型,一係就唔型。爸爸媽媽都可以咁放、咁型,我覺得全然係想自己啲小朋友都投入、開心,所以佢哋先要做好自己、好肯付出,將個包袱留喺屋企,真係身教。」她說。 +14 家長:同仔女變咗同學、釋放Energy 一年級的Elle和五年級的Max也和媽媽一起學習,感覺也十分新鮮。Elle和媽媽本身有學芭蕾舞,但一開始也感到舞步不容易記住。Elle媽媽笑言女兒變成同學,看到女兒原本感到困難,但後來跟她說「好易之嘛」,感受到她的進步。媽媽又指,初次見奶茶和皓嵐跳街舞覺得好型,自己又不是「好型」,但奶茶能令氣氛變得很融洽和投入,「釋放大家啲energy」。 Max和媽媽則認為奶茶導師的教導方法令他們更易記得舞步,「佢(奶茶)會作啲口號;又有片段,可以畀我哋返屋企睇住練習」。她覺得Max學習跳舞之後,專注力有所提升,又發現兒子的拍子感很好、對跳舞很「上心」,每晚臨睡前也會提醒她溫習舞步,親子間的陪伴時間和話題也增加。 校長:父母為仔女開心 好肯付出 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和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指,當初請奶茶和皓嵐一起與家長分享街舞歷史和即興表演時,家長和學生已經十分興奮,希望可以入到體驗班和進階班。「我哋要求家長和學生要先拍片,再挑選12對親子上5堂,最後就拍一個MV。」2位校長看到家長為了讓子女開心、想被選中入班,皆落力付出時間和努力。 今次活動幫忙牽線的皓嵐也有幫忙做小助教,更感到家長「簡直有團火,好想跳好啲、再跳好啲」。而他又親身體驗到做導師的辛勞,必須比學生更努力,才能好好上課,笑說:「我以後會尊重所有老師。」 轉載自:2021-07-16《香港01》爸媽和小學生一起學街舞拍MV 導師奶茶首教親子班:學校好大膽
Read more
為有效融入環保議題,並提升同學對環保的關注,德萃小學早前特意邀請Tesla電能環保車廠,借出電能車及派出代表出席一系列有關電能應用的環保活動。 ^同學們積極投入活動。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表示,是次活動特別邀請環保電能車廠Tesla,舉行講座以及提供電能車讓同學體驗,並學習可持續性能源與生活應用。 ^朱校長認為是次活動有效培養小朋友的環保意識。 ^Tesla派出專員到德萃小學,舉行英語講座。 Tesla先舉辦講座,讓專員講述電動車這幾年發展迅速的原因,以及電動車與汽油車的分別。「小朋友得著許多,明白科技如何帶來便捷之餘,能在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 家長駕駛自己Tesla供同學親身試乘體驗 幾位德萃小學的家長,亦響應是次活動,特意駕駛自己的Tesla電動車,提供同學試乘。鄭先生是其中一位抽空參與活動的家長,並表示活動具意義。「我本身認為駕駛電動車與汽油車,那是兩種駕駛感覺,但當我接觸到電動車後,便熱愛上電動車。除了性能較方便,電動車亦明顯更環保。」 ^鄭先生化身為「老師」,以用家身份向同學講解電動車的好處,「舉一例子,如你經過塞車的道路時,想必亦會感到十分焗熱,這是因為塞在道路上的汽油車,所排出的廢氣造成,可想而知廢氣量有多少;反之,電動車則不會排出廢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亦會減少,所以即使你經過電動車亦不會太焗熱。」鄭先生深信,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業的大趨勢。 ^同學可親身坐上電動車體驗。 德萃小學的同學除了可以在外觀看Tesla外,更可以親身坐上電動車,並嘗試使用不同功能。對於能親身體驗電動車,同學們興奮不已,並表示比平日課堂更有趣。 ^李同學(左)表示,從體驗中學習到許多有關電動車的資訊,長大亦希望想駕駛電動車。 ^另一位家長譚先生,亦抽空出席,表示駕駛電動車可減少污氣排放。 「若你駕駛過電動車,便必定不想回頭駕駛汽油車。而且電動車可減少每月平均支出,如減少油錢。最重要的是環保,因此必定推薦下一代用電動車。」 迷你電動機械人工作坊 為了令同學更明白科技的應用範圍可從細節做起,學校還舉辦了迷你電動機械人工作坊。朱校長認為,工作坊並不遜於親身體驗Tesla活動,「主要是讓小朋友了解到,科技應用於環保並不限於一些大型行動上,在一些生活細節上,都可以融入科技及環保。」 ^同學認真研究如何正確砌出機械人。 ^同學砌出的電動機械人成品。 朱校長:從身教做起 實際執行環保行動 朱校長坦言,香港學校其實已經推動環保課題多年,小朋友早已培養許多意識。但若要實際地執行環保的行動,可能便要從生活上做起。「我自己從汽油車轉為電動車接近兩年,太太亦問我為何改駕電動車,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身教,讓小朋友或同學知道,自己行多一步,亦可為整體碳排放帶來好處,為保護環境盡一分力。」 記者:馬文鍵 拍攝:梁劭臻 轉載自:2021-07-15《Oh!爸媽 》邀Tesla與學生分享科技與環保 學生:試坐電能車體驗最興奮
Read more
孩子總對遊樂場有無限想像,若把理想樂園親手成真,定必是個難忘回憶。時代廣場與植物花園莆町Botanic Union邀請了德萃小學部和幼兒園部合作,收集過千位孩子的理想遊樂設施畫作,並以環保物料打造一個大型戶外植物遊樂園《It’s Play Time!》。德萃小學及幼稚園部總校長朱子穎表示,親自把草圖變成實物,對孩子來說,感染力特別大! 攝影:鄧煥儀(部分相片由學校提供) 5歲男生:想手拖手玩獨木橋 遊樂園內有一座以輪胎和欄杆組成的獨木橋,正是5歲男生黃海晨的意念。黃太分享,與孩子討論設計時,不希望是由她作主導創作,反之是引導孩子思考。「我提議不如睇返以前去日本、新加坡遊樂場嘅相,佢就話想整上次喺日本見過,好好玩嘅平衡木。但一個人玩好悶,就想設計一款係兩個人、手拖手玩嘅版本。」 黃太補充,疫情以來孩子留家的時間長,是次體驗讓孩子自由發揮,動手參與創作,尤其難忘和快樂。「過程中我哋從旁協助,鼓勵佢試咗先。佢會覺得『大人嘅世界我都有份參與』,對佢嚟講係一生難忘。」 場內可愛的巨型花朵,是另一位女生薛尚知的創作。媽媽薛太攜同女兒的手稿來到遊樂場,她指女兒一向喜歡大自然,來到現場心情興奮。「玩樂對小朋友好重要,嚟到真係好似真實嘅遊樂場,佢見到自己設計嘅花花、畫嘅車軚,又可以坐上去隻馬,想邀請朋友一齊嚟玩。」 漢師德萃學校六年級學生馮哲及林家慧是分組繪畫車軚的組員。他們分享,組員間需分工合作,因應個別能力負責繪畫不同部分,從中亦體會到團隊精神。「當你做做下覺得好攰,我抖一陣,隊員繼續畫。之後又會想繼續做,啲力好似用唔完!」 校長:「創意」好難教! 漢師德萃學校馮鑑邦校長表示,邀請學生設計遊樂設施後,挑選了約50個草圖,再思考如何化成實物。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除了可應用環保概念,更可培育創意。「當你遇到困難,要解決,就需要爆發創意,其實係解難能力嘅一種。好多家長都覺得好重要,但對學校嚟講係好難教嘅嘢。」 德萃小學高思敏校長表示,學生最大的得著,除了發揮創意,更可體會升級改造的過程。「小朋友喺油車軚嘅過程,學習環保之外,亦係耐性訓練。除咗車軚,下次想用膠樽喺學校做種植設計,俾小朋友參與其中。」 德萃小學及幼稚園部總校長朱子穎指,邀請孩子繪畫遊樂場設施,再把孩子的草圖化成實物,可讓孩子實在的感受環保理念。「環保係對世界投射嘅關愛,你係愛二十年後嘅世界,先會環保。呢個活動畀學生實踐參與,可以帶出教育理念。」 轉載自:2021-07-07《香港01》德萃學生設計環保植物遊樂園 理想遊樂場成真 校長:感染力好大
Read more
七月花開香氣濃,捷報翩翩別樣紅。2021-07-06 是德萃小學部G6同學們中學派位的日子,派位成績令本校師生鼓舞,今朝實現求學夢,再入學府長才幹;很多同學們亦以一條龍升讀我們以國際化課程為主的《大光德萃書院》,啟迪孩子揚起遠航的船帆。   為孩子腳下的道路鋪向未來;很多同學們亦以一條龍升讀我們以國際化課程為主的《大光德萃書院》,啟迪孩子揚起遠航的船帆。快樂蔓延數万重,親友相賀歡喜共。舉杯暢飲話成功,前途風光正燦爛。願你前程似錦。   無論同學將來在哪間中學升讀,我們都希望同學能繼續以校訓:「德以為本,學以精萃」的理念,面對將來任何挑戰,繼續精彩及充實的學習旅程。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the G6 students are about to graduate from St. Hilary’s School (Primary Section). We have been through so much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d we have provided them with a wealth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Read more
今個暑假,時代廣場聯同Botanic Union於6月29日至8月29日期間,在時代廣場舉行《it’s Play Time!》創意植物遊樂園,把植物、創意、藝術、教育,4種元素結合,利用可回收材料在鬧市中,創建環保遊樂場,讓小朋友在「城市綠洲」中盡情玩樂探索。 現場一共設有8個綠色環保遊樂設施,包括由林德信設計的「環保音樂藝術裝置」、Coffee和其囝囝翟伯伯設計的「彩色農夫車」、由德萃小學部和幼稚園部學生設計的「upcycling平衡車軚」,「Rings & Swings鞦韆」等、「Rings & Swings鞦韆」。另外,Botanic Union設計了一系列貼紙在場內免費派發。 + 3 場內大部分的車軚及擺設都是由德萃小學的學生設計及繪製而成,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和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均指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實踐孩子們的創意,打造孩子夢想中的樂園,讓夢想不只是空想,同時亦讓學生明白到環保的真正意義,學習物料改造,親手為舊車軚塗上顏色,給予新生命,變成藝術裝置。 ^德萃小學學生Taylor所畫的手稿及實物作品 ^德萃小學學生Rio 及 Hayley親手為舊車軚塗上創意色彩 除了環保綠色遊樂園,時代廣場二樓設有隱世植物花園打卡位,以及繩結手藝,製作綠色球苔玉Kokedama 工作坊。時代廣場邀請到來自日本、擁有將近20年豐富經驗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認證幼兒教師Mabo主持Kokedama工作坊,讓大眾從「欣賞苔蘚」和「包む」兩個日本文化親身接觸大自然;而由本地品牌EverydayisBeachDay主持的Macramé 繩結手藝工作坊,參加者可以選擇從自己喜愛的顏色繩子中,製作兩個獨一無二的羽毛或葉子。有興趣參加工作坊的公眾,可透過參與時代廣場Facebook專頁上的活動獲取工作坊電子活動券。 ^二樓隱世植物花園打卡位 ^ 7 月9日, 7 月16日,7 月17日將舉行Macramé 繩結手藝工作坊 ^ 7 月10日, 7 月18日將舉行Kokedama工作坊 時代廣場《It’s Play Time! 》創意植物遊樂園 日期 : 2021年6月29日至8月29日 時間 : 10am – 10pm 地點 : 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地面露天廣場 電話 : 
Read more
家長生態是這樣循環的:每年6月,小一放榜後,K3家長都忙於為子女叩門,希望找一間「更好」的學校;另一邊廂,小一至小四的家長,則忙於替小朋友溫習,準備應付學期尾的考試;小五的家長比其他家長更加緊張,因為孩子迎來第一次呈分考試;小六家長就擔心子女中學派位不夠好,所以忙於整理資料夾、面試日的交通安排,務求為7月的中一放榜做好準備。 對家長來說,每處理好上述一件事情,便希望與子女吃自助餐或到酒店staycation慶祝一番,因為每個家長都渴望完結上述的教育遊戲。如果今天告訴你,「教育」基本上是一場人生無限的賽局,會否為你帶來無限的煩惱? 著名作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所撰寫的《無限賽局》(The Infinite Game),可以為家長帶來另一個思考角度。他提出的「有限」及「無限」,並不是「有盡頭」或「沒有盡頭」的意思。「有限賽局」,指的是有既定、已知玩家、固定規則的局面。參與這遊戲的人在事前都有共識,達成某個目的之後,賽局就結束。例如球類競賽就是有限賽局,有比分、規則,時限內分數高的球隊,便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 「有限賽局」 消磨孩子學習熱忱 很多家長把教育視為「有限賽局」,把孩子教育視之為可量化的目標,如通過面試訓練,以考入名校為教育的成功;通過補充練習的操練,在考試中成績名列前茅,便完成了教育孩童的使命。我並不是反對「努力用功讀書考取功名」這個概念,但單一把教育設定成有時限的目標,孩子就像倉鼠在滾輪上不斷地奔跑,因不斷重複同樣的模式,在完成求學階段後,已經沒有學習新事物的熱忱。這又是否家長所期望的教育目標呢? 「無限賽局」 不設關卡、毋須「打大佬」 相反來說,「無限賽局」指的是有些已知、有些未知的玩家,彼此沒有明確或事先同意的規則,也沒有時間限制。玩家在賽局內可以打破慣例、決定自己如何行動。因為沒有終點線和時限,也就沒有人能「贏得」一場無限賽局。玩家的首要目標是不停地玩下去,讓賽局持續下去。就像現時孩子很流行的電腦遊戲Minecraft一樣,遊戲沒有設下關卡,沒有「打大佬」任務要玩家完成,但當玩家投入建設或探索這個遊戲世界時,他們可以創造無限的建築物,設定不同的物理觀及生態圈,讓其他遊戲玩家不斷研發下去,創造很多不可能。 如果家長把孩子一生人的教育視之為「無限賽局」,那麼「學習」便不應設下任何框架,亦不應單一量化學習目標,並相信自己的孩子就算今天在一件事情上失敗,只是明天的未成功;有時限的考試及升學,只是孩子人生學習路上的一段過程,倒應把教育孩子的心思及精神,花在孩子對尚不存在的未來抱有更具體的願景,讓他們明白到教育目的,是要為未來的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我深信只要大家一起體現這樣的教育精神,無論你是一位教師或家長,都能夠把「有限」變成「無限」。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轉載自:2021-06-22《明報》專欄:教育是一場人生無限的賽局  
Read more
We welcome par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our Diamond Hill Campus to register for the upcoming school tour. Our teachers will share with families the unique child-centered bilingual approach and the admissions details at AOG St. Hilary’s College(Primary Section). (School Tour will be arranged in small groups.)   **** 4 
Read more
  每年的4、5月,都是幼稚園PN、K1、小一及中一選校的季節,適齡學童的家長也在煩惱為孩子選擇什麼學校好,津貼、直資抑或私立學校呢?本地還是國際課程好?我家的孩子適合happy school輕鬆愉快學習,還是傳統有完整課程規劃的學校?選擇以廣東話學習或是普通話成效更高呢?或許,近期更熱門的考量是︰我們一家是留在香港生活,還是舉家移民到外地重新開始? 在現代的後工業資本主義社會,「選擇」是每個人的權利,「選擇」愈多,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愈多,我們就更感快樂。以今天你走到超級市場裏選購牛奶為例,你可在貨架上按自己的喜好選擇全脂、半脂、低脂或脫脂;你又可選擇不同產地的牛奶,甚或選擇朱古力、香蕉、士多啤梨、咖啡等不同味道。大家都可按個人喜好選購合適的牛奶而感到更滿足快樂。 過多資訊 反使選擇不理智 在超市貨架前慢慢選擇喜歡的牛奶相對簡單,因為牛奶不花幾天便喝完或過期,你發現這品牌不合口味,下次選另一款就好了。但如果你在海量的選擇中,只能選一款牛奶,並要喝6年,這個「選擇」的過程,就明顯令你不快樂。因為有太多不同款式的牛奶可以選擇,但我們潛意識知道自己沒有掌握全盤資訊,於是便開始四出蒐集資料,包括在網上論壇爬文、閱讀大量專家的文章、參與專家的講座,甚或到廠房實地考察。結果我們的選擇,是通過看別人怎麼選而去作決定,我們也會顧及什麼是社會可接受的才作選擇。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好了後,仍會無休止地閱讀關於已選定那款牛奶的評論,因為我們要說服自己,確定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6年喝同一款牛奶,就算選得不合口味,也只是每天早餐的飲品而已。但要選擇自己子女的教育,情况便截然不同。今天過多的教育資訊,反倒使我們更不理智,因為家長清楚知道,就算做足「功課」所作出的選擇,也未必是最好。選了A校,卻擔心B校才更合適,於是不期然產生焦慮及內疚感。結果在選校過程中,我們都交由潛意識掌控,或受網上論壇、親友、手機內的家長群組所影響,令整個過程變得隨機及不理智了。 好學校標準 新常態下轉變 家長必須緊記,我們是在替自己的孩子選校。因此,不應單以別人的口碑或以排除法來選擇。只有家長才最清楚知道自己孩子的性向發展及學習需要。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應付未來,即未來數十年的社會需要。過去一年疫情之下,近乎全世界的學生都在家中學習,究竟學校為學生提供了什麼?過去50年好學校的標準及指標,在疫情後的新常態已不再合用,這正挑戰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才是「好學校」? 家長不應輕易放棄選擇教育的權利,並要意識到,過去社會大眾所認定的好選擇,今天已出現明顯的變化,更何况要教育面向未來的孩子。社會顯然在變革,選擇和改變總是連在一起,活在這個時代的家長,實在要重新思想,你希望將來活在一個怎麼樣的社會,那今天便為子女選擇匹配的教育。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21-04-20《明報》專欄:自己孩子學校自己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