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欄:交易式的寬恕

寬恕是華人文化的美德,身處香港,我相信每個教師及家長,都會教導孩子要寬恕別人的過犯。只要對方犯的錯不涉及暴力、道德倫理或招致嚴重的財物損失,而犯錯者也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一般會說︰「不要緊,原諒他,握手言和。」然而,並非所有孩子都願意原諒別人,有些會過分執著於別人的過犯,過分遷怒於他人的錯誤,以致明明錯不在這個「受害人」,卻因他自身情緒未能釋懷,影響了學習和社交生活。

寬恕成利益考量 潛移默化影響小孩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寬恕常常變成一種講「利益」的交易行為,是一種理性考量與計算的結果,當事人必須從寬恕行為中獲益,才能產生寬恕。舉個簡單例子,一家大小到餐廳吃晚飯,上枱的芥末蜜糖焗豬鞍未煮熟透,家長立即叫侍應生來跟進。假如侍應生愛理不理,不去承認這個問題,根本談不上「原諒」他們;但如果餐廳立即重新烹煮,家長們或許仍會抱怨其他餸菜已上齊,要再白花20分鐘等待這道菜。但若經理不單請廚師重新製作這味芥末蜜糖焗豬鞍,還送上優惠券,甚至免收費,家長由於得到「合理的賠償」,當然也樂意寬恕犯錯者。

人在做,孩子在看。作為餐廳的顧客,枱面上出現一碟未煮熟的食物,肯定不爽,但反過來看,有時顧客們也用盡「寬恕籌碼」來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於是經常出現一些恐嚇式的對話:「你再不賠償的話,我便在網上平台負評你們的烹調質素!」這些思想及對話模式,孩子看了、聽了,感受過了,自然會「傳承」下去,成為價值觀。

由衷寬恕 表達仁慈與善意

雖然公義與無條件的寬恕,存在於矛盾的對立面上,但我們從一開始,都會教導孩子,寬恕別人,是應當無條件及無償的,不要期待有任何交換。奈何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所經歷到的,卻不是這回事。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提出,現實中常見的寬恕並不是寬恕,而是「交易式寬恕」(Transcational Forgiveness),這種寬恕明顯未處理好自身的情緒及不滿,只是期望通過獲得利益來安慰自己的心情。

總括而言,要教導孩子由衷地寬恕別人,先要他們理解這是一種想法的轉變。別人犯錯,我們在道德上雖然有表達憤怒的權利,但是克服了它,並對犯錯者減少負面思想、感覺或報復行為,以致能夠正面地向人表達仁慈與善意。

要做到上述的心態,的確是知易行難,我們需要讓孩子自幼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動機,視寬恕為一種自發利他主義的禮物,是一種不求償還的行為。要使孩子學會寬恕這功課,並不是要他們把這個詞語抄4次,而是在於我們與孩子在日常生活處事中,以身教的方法讓他們明白寬恕的真諦。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轉載自:2021-12-13《明報》專欄:交易式的寬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