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We are delighted to announce our upcoming SH Summer Fete DreamStarter & Cross-curricular Activities Fair, taking place on 20-21 June 2025. This special event showcases our commitment to fostering cultural awareness and innovation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academic year, our Grade 1-3 students have immersed themselves in exploring diverse 
Read more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從前看似遙不可及的東西已一一實現,小朋友對未來的交通工具有甚麼想法?他們又覺得公共交通工具會有哪些改變? 轉載自:2025-05-15 凝聚香港 – 童話香港 – 未來的交通工具   
Read more
  We are thrilled to announce this year’s “SHine In Art” Annual Exhibition 2025, an exciting showcase of the incredible talents of our students from seven campuses! Join us as we celebrate the artistic brilliance of our Kindergarten (Ma On Shan and Hunghom Campuses), Primary (Taipo, Mongkok, and Diamond Hill 
Read more
  復活節,本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復活、象徵新生與盼望的節日,但對我們德萃學校的師生和家長而言,今年卻格外沉重,因為開校以來的第一位老師、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的副校長伍蘊寧(Ms. Ginna Ng),四月因大腸癌離世。她的離開不僅帶來巨大的哀傷,更讓我和身邊的教師、同學們再次深刻反思:我們有否真正準備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認真面對生命教育這個議題? 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談到「生命教育」,總是強調生命的美好、希望與積極。這一面固然重要,但死亡作為人生必經階段,同樣不容忽視。尤其在華人社會,死亡往往被視為禁忌——我們習慣迴避,希望孩子永不碰觸這個主題。然而,無論我們如何逃避,死亡總會以不同形式出現,可能是長輩年老離世、親友或身邊人突發意外。因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必須包含死亡這一環。否則,當孩子遇上親友離世時,往往因為缺乏心理準備和經驗,感到無助和困惑。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唯有坦然面對、學會道別,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懂得珍惜當下。 繪本引導 養寵物學習告別 繪本作為兒童成長的重要閱讀媒介,可成為討論敏感話題的契機。現今市面上有很多高質素的兒童繪本,專門描寫生命無常、死亡哀傷,以至失去親友後的心情轉化。這些繪本往往用溫柔可愛、色彩繽紛的圖畫,配合深入淺出的故事,引導孩子理解死亡的意義。當孩子真的面對身邊人離世,家長可以回溯繪本情節,讓孩子不再感到陌生和孤單,明白到哀傷、懷念、釋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透過繪本,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一個可以用溫柔語言討論、面對的議題。 寵物可能是孩子第一個需要用心照顧的「家人」。選擇時,家長可根據實際能力和家庭狀况,選擇壽命較短的小動物(如魚、倉鼠、白兔、甲蟲等),或是較長壽的貓狗。飼養寵物有幾個重要的教育意義,首先,讓孩子學會「付出愛」,這種愛是單向的,不一定有等價回報。小朋友照顧寵物、餵食、清理,並不代表寵物一定會親近自己,但這正是學習無條件付出的機會。其次,當寵物離世,正是一個讓孩子親歷「死亡」的過程。家長應該在飼養寵物前就坦白告訴孩子:「寵物會有一天離開我們,這是生命的自然現象。」這種經歷,讓孩子在未來面對親友離世時,有心理預備和面對的勇氣。 安息禮與道別的儀式感 當孩子身邊有人離世時,我建議讓孩子參與安息禮、追思會等儀式。無論宗教背景如何,這些儀式的核心意義都是:讓在世者向逝者正式道別,表達感恩、思念與祝福。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參加喪禮,認為可以「保護」孩子免受傷感。但缺少正式的道別,反而會讓孩子壓抑哀傷、產生困惑。參與安息禮,讓孩子明白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學會「道謝、道別、道愛、道歉」。這四道,是每一個人面對離別時最重要的心理步驟。 今次Ginna副校長的離世,讓我們全校深刻體會到「愛」和「陪伴」的可貴。紀念她的同時,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裏,把愛和關懷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特意在校內設立紀念台,讓學生親手送上鮮花、禮物、留言卡,表達對副校長的懷念與感謝。這些簡單的舉動,不單是對逝者的悼念,更是給孩子一個心理釋懷的平台。最終,生命教育的目標,不止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死亡,而是教他們學會珍惜、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釋懷。當我們陪伴孩子認識死亡的同時,也是教導他們勇敢面對人生的高低起伏。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次成長;每一次道別,都是一次修煉。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轉載自:2025-05-06《明報》專欄:再反思生命教育  
Read more
德萃學校小學部將於2025年4至6月舉辦多場資訊日活動,誠邀家長與孩子親臨體驗德萃多元創新的教育理念。屆時,超過700位德萃學生將親自展示學習成果,分享成長點滴,讓您深入了解德萃教育的獨特魅力與學生風采。 🗓️ 2025年4-6月資訊日活動一覽:   🏫 鑽石山校舍:《德萃小學部鑽石山校資訊日》 📅 日期:2025年4月26日 🎤 活動:參觀鑽石山校舍,參加入學講座,欣賞學生課堂創意成果,感受學習旅程的精彩時刻。 🔗 報名連結:[點擊報名] 🏫 旺角校舍:《德萃小學部旺角校資訊日》 📅 日期:2025年5月17日 🎤 活動:通過入學講座了解德萃課程特色,參觀旺角校舍,學生將親自分享學習生活,展現德萃教育精髓。 🔗 報名連結:[點擊報名] 🏫 大埔校舍:《德萃小學部大埔校資訊日》 📅 日期:2025年5月24日 🧑‍🔬 活動:探索大埔校舍學習環境,了解DreamStarter學生成果展,見證學生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實踐項目,為社會作出貢獻。 🔗 報名連結:[點擊報名] — 🎨 荃灣大會堂:《德萃學生藝術展》 📅 日期:2025年6月4日至7日 🖼️ 活動:德萃學生於荃灣大會堂展出視覺藝術作品,向公眾展示卓越的藝術才華。 — 🌍 三間校舍:《德萃聯校學生多元文化周暨DreamStarter成果展》 📅 日期:2025年6月20至21日 🌏 活動:體驗德萃多元文化氛圍,欣賞學生在DreamStarter項目中的創意成果,感受國際視野與創新精神的融合。 ✨ 德萃學校致力培養具國際視野與創新精神的未來領袖。立即報名參加2025年4至6月資訊日,親身感受德萃教育的獨特魅力! 🏫 學校地址 – 📍 大埔校:德萃小學-大埔運頭街6號 – 
Read more
德萃小學提供幼小中一條龍教育服務,學生由小一開始通過學校多元的教育,培養學生 銜接國際課程。為使家長更瞭解德萃小學部 (大埔校)的課程內容、校舍資訊及入學申請資訊,我們誠邀閣下出席《 德萃小學部 (大埔校)Info Day 入學資訊日 》,歡迎攜同子女出席,詳情如下: 日期:2025年5月24日 (六) 時間:11:00 – 13:00 資訊日地點:德萃小學-大埔運頭街6號 時間及安排: 講座:11:00 – 12:30 校舍參觀:12:30 – 13:00 網上報名: 🔗 請點擊以下連結報名參加活動 👉 https://www.eventbrite.hk/e/1333564349869  《2026-27 小一入學》重要日期   網上申請:2025年7月14日至10月11日  面試日期:2025年10月18日 📩申請結果:2025年11月14日  2024-25小一至小六插班重要日期   面試安排:網上報名後三個工作天內  面試結果通知:於面試後三個工作天內  申請詳情: https://www.sthilarys.edu.hk/admissions/
Read more
雖然許多人「聞蟲色變」,但是有一群小學生,對這些小生命充滿好奇與熱愛!3月22日至23日,德萃轄下的三所小學攜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 甲蟲 工作坊,邀請了120位同學和家長共同參與。在這場生命教育之旅中,孩子們透過親身照顧甲蟲,不僅悄悄播下了責任與成長的種子,更培養出突破自我的勇氣。 從甲蟲開始一次生命教育之旅 去年12月,漢師德萃學校的馮鑑邦校長在「學與教博覽2024」上,發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展位——「蟲森萬象」。這間擁有16年歷史的甲蟲專門店,不僅販售甲蟲,更長期舉辦甲蟲科學探究活動。 漢師德萃學校 馮鑑邦校長 這個發現讓馮校長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將這個獨特的學習體驗帶入德萃?在與德萃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校長討論後,兩位校長很快達成共識,決定設計一個親子工作坊,讓同學們在照顧甲蟲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來自「蟲森萬象」的文傑老師介紹甲蟲的不同種類。 文傑老師展示世界最大的甲蟲之一——海克力斯長戟大兜蟲。 起初,考慮到同學們對甲蟲的陌生與可能的抗拒,兩位校長對活動的參與度持保守態度,預計只要有10個家庭報名就開班。然而,大家的熱烈反應出乎意料,報名人數遠超預期,學校不得不加開場次來滿足需求。 學校最終開設為期兩天的工作坊,並將參與者分為四組進行上課。 學會愛,學會說再見 在這場特別的工作坊中,同學們與家長一同認識甲蟲的種類、生活習性和生命周期。最令人期待的是,每位同學都能帶回一隻彩虹鍬形蟲的幼蟲,親身體驗照顧生命的責任與喜悅。 在工作坊的課堂上,孩子們迎來了與甲蟲幼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漢師德萃學校的馮校長分享道:「有時候小朋友難以體諒父母的辛勞,而同理心並非透過書本或影片就能學會。但當他們化身為『小父母』,細心照料幼蟲,見證牠們成長、結蛹、破蛹而出的過程,這將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 小朋友們和家長一起學習甲蟲知識。 儘管學校精心挑選了培育成功率高的彩虹鍬形蟲幼蟲,但生命總有不可預測的一面。無論是化蛹失敗,或是成功羽化後僅有一年左右的成蟲壽命,這些都將成為孩子們學習面對生命無常的珍貴課題。 助教老師向同學們展示彩虹鍬形蟲,其成蟲壽命約10-15個月,幼蟲期8-12個月。 朱子穎校長強調:「教育的真諦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如何影響生命。透過飼養甲蟲的過程,我們希望孩子們學會付出關愛、承擔責任,同時也理解生命終有告別之時。」 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校長 在照顧甲蟲的過程中 拉近彼此距離 在工作坊中,馮校長帶來了他親自飼養的兩隻彩虹鍬形蟲。這些平日靜居校長辦公室的小生命,如今成為了連結師生情感的橋樑。馮校長表示,這些甲蟲已經成為孩子們課後主動到訪辦公室的理由,不僅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豐富,也讓師生之間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蟲森萬象」的文店長引導同學們輕柔地和甲蟲互動。 「現代家庭中,常常看到孩子們低頭玩手機,親子間的對話空間似乎越來越少。」馮校長感嘆道。他期盼透過共同飼養甲蟲的過程,能為每個家庭創造一個交流契機。當父母與孩子一起觀察甲蟲的成長、討論照顧的方法時,無形中也在編織着屬於他們的親子回憶。 破繭而出 完成勇氣蛻變之旅 除了「蟲森萬象」的文傑老師帶來專業指導外,漢師德萃學校的學生Kara Kwok,也成為了令人驚喜的「小老師」。這位曾成功飼養5隻彩虹鍬形蟲的女孩,在講台上分享她的養寵心得。當她流暢地分享為每隻甲蟲取名的趣事,以及照顧甲蟲的點滴時,自信的神采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讚歎。 Kara特別準備了簡報(PPT),分享照顧甲蟲的心路歷程。 Kara Kwok展示她養的甲蟲。 然而,熟悉她的馮校長表示,對一向內向的Kara來說,這是一次不小的突破:「一直以來,Kara都很少表達自己,更別提要面對這麼多陌生的家長和同學。」 Kara分享甲蟲爬到身上和她互動的相片,引起現場轟動,紛紛鼓掌稱讚她的勇氣。 「我們希望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現自己的光芒,勇敢跨出舒適圈。」最後,在馮校長的多次邀請和家長的鼓勵下,Kara鼓足勇氣,為自己的成長寫下新的一頁。 Kara(左一)和爸爸(左二)和其他家庭一起觀賞「戰神大兜蟲」。 這樣的突破不僅發生在Kara身上。當文傑老師和助教展示「戰神大兜蟲」,和世界最大的甲蟲之一——「海克力斯長戟大兜蟲」時,許多孩子最初都怯生生地躲在家長身後。但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下,他們逐漸鼓起勇氣,伸出小手輕輕觸碰這些看似威猛,實則溫馴的甲蟲。 同學非常有勇氣,同「海克力斯長戟大兜蟲」近距離接觸。 德萃小學舉辦的甲蟲工作坊,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責任與愛,更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的窗。透過這些小小的甲蟲,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成長,看到親子關係的升溫,更看到生命教育的無限可能。 德萃小學甲蟲工作坊120位同學和家長共同參與。 記者:吳祉淳 轉載自:2025-03-23《Oh!爸媽》 舉辦親子 甲蟲 工作坊 讓孩子在照顧生命中找到成長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