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報導 逆境擁抱困難 德萃總校長「身教」 朱子穎:體驗式學習 讓學生實踐關愛

轉戰私校兩年多,加上疫情衝擊,朱子穎坦言當中有不少障礙,但強調要向下一代身教「擁抱困難」。(陳國峰攝)

▲ 轉戰私校兩年多,加上疫情衝擊,朱子穎坦言當中有不少障礙,但強調要向下一代身教「擁抱困難」。(陳國峰攝)

3年前朱子穎宣布跳出津校「安舒區」轉戰私校德萃,冀更大規模實踐其教育理念。現時作為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管理6間學校、擁逾千名學生,雖然受疫情拖延開發教育應用程式及縮減課堂等大計,他仍努力引入更多體驗式學習,冀多方面為學生減壓;同時又積極支援坊間教育程式開發及基層網上學習等工作。朱子穎強調身教,即使在逆境中仍要「擁抱困難」:「愈係困難、愈係黑暗,光先至更加彰顯。」

朱子穎於2018年初宣布辭任津校天虹小學校長、加入私校德萃教育機構繼續推動教育創新。德萃當時只有2間幼稚園及1間小學,至今增至3間幼稚園、3間小學及1間中學,目前由他負責的幼稚園及小學,6間學校學生人數合共約1,400人,「由影響更多人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呢兩年半係好值得參與的工作」。

落實中小幼一條龍 學生紓壓

學生壓力問題為人詬病多年,朱子穎到任德萃時,已開始協助德萃開展中學部的工作,能夠落實中小幼「一條龍」亦是他在本學年達成的其中一項目標。

他認為「返學就係為考試」、學習與考試完全掛鈎的社會想法是結構性問題,從70、80年代的「成功方案」建構而來,惟這套方案明顯不合時宜,故希望透過一條龍升學為學生減少競爭學位的壓力,考試評估只當作「驗身報告」,讓學校得知學生的表現水平再對症下藥,在津校已推動愉快學習的他指德萃學生並非完全無壓力,「令小朋友童年減壓,唔代表對學習無要求、學唔到嘢」,強調要用合理方法。

德萃教育機構推動教育創新,至今增至3間幼稚園、3間小學及1間中學。(陳國峰攝)

▲ 德萃教育機構推動教育創新,至今增至3間幼稚園、3間小學及1間中學。(陳國峰攝)

面對挑戰要有耐性 勿抱怨

朱子穎宣布加入德萃時,揚言要開發結合AI及大數據的應用程式,提升學習效率,以及目標去年將小學部每日課節減至4堂等,他直言加入德萃前有很多新想法,但部分因家長、老師及社會未達共識,加上受疫情拖延,「計劃擺喺腦入面,暫時未攞出嚟傾住」,而該校目前推動的網上學校每日上午仍有6堂單向性授課,另加下午的班主任課及嘉賓講座等活動。

朱子穎自評這兩年多的表現有80分,面對轉到私校及過去一年疫情帶來的困難,「要寫落嚟可以寫3張紙」,強調特別在疫情下要向下一代身教,他說:

面對困難同挑戰時,唔係抱怨,而是倒反轉擁抱困難,愈係困難愈係黑暗嘅時候,光先至更加彰顯;遇到困難嘅時候,要有耐性、策劃,要睇準時機。

其中成功實踐,令他最富成功感的工作,是在校內推動體驗式學習,減少抄寫之餘,亦有更大空間讓學生實踐關心、關懷教育,「好需要家長認同、課程寬度先實踐到。」

學生接觸社區長者 生命教育

他舉例教導「關愛」,德萃其中一堂生死教育課教他印象深刻,他憶述那次讓學生接觸社區長者,替他們剪頭髮及化粧,最後拍攝一輯實為「車頭相」的證件相,學生回想自己上一次拍攝證件相是為了製作旅行證件,「其實獨居長者唔會去旅行,解釋返人生嘅最後旅程其實就係死亡。」

他續說,跳出津校另一原因是看見社會需要人提出解決方法,擺脫津校的「半個公務員」身份後,可透過更多不同渠道參與,包括協助坊間的學校應用程式GRWTH的開發工作,另外亦有參與功能校服物料開發,以及繼續推動早年成立的社企DreamStarter。

教學以外,朱子穎上任前後,德萃曾捲偷步收生等多場「媒體風波」,他直言這些事件較棘手,但學到更細節地以理服人:

引用馬雲先生的說話,當你件事成功、得到人認同,隨之而來一定會出現攻擊者、敵人,但重要嘅係做返好自己,同持份者、家長更緊密溝通,每次遇到攻擊,更鞏固自己團隊。

子女讀德萃 家長身份助掌握成效

身兼管理6間學校的校長以及為人父親,朱子穎承認過去一年犧牲了與兒子的相處時間。圖為大埔德萃小學學生在疫情將「美食車」改裝為「圖書車」。(陳國峰攝)

▲ 身兼管理6間學校的校長以及為人父親,朱子穎承認過去一年犧牲了與兒子的相處時間。圖為大埔德萃小學學生在疫情將「美食車」改裝為「圖書車」。(陳國峰攝)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加入德萃前已計劃實踐不少創新教育理念,目前他及德萃多間分校校長及教師,都讓子女在德萃就讀,能夠同時以家長身份掌握新措施成效。在疫情下,他讓兒子跟車一起派電腦給基層學生,分享自己的「有餘」。

 

朱子穎形容在津校推動全新想法容易得多,但私校需要取得家長及教師等持份者較大認同才能實施。他早年已在津校推動電子書包等科技教育工作,他以推出手機應用程式作比喻,強調「要以顧客為優先」,用家有自由選擇使用與否,要取得家長、學生意見才可以確認每一步改革。

疫下貢獻教育 棄親子時間

我哋自己校長嘅所有小朋友、好多老師(的子女)都係喺返自己學校讀書。

他形容這種情況在其他學校比較少見:

我都係呢間學校嘅家長,每實施一個計劃,自己就知道到位未,慢慢一步步做,按部就班。

疫情下教書難,身兼家長更難兼顧照顧子女學習,朱子穎說,回顧在疫情下這一年,原先打算將五分三時間分配給教育、五分一分配給家人、餘下五分一用作貢獻城市及教會,實際上給予教育時間超過預期,結果便「放棄咗陪阿囝時間」。

 

雖然日常親子時間減少,但朱子穎說,疫情下亦改變他建立親子關係的方式。兒子現正就讀二年級,有時更會陪父親上班,回到學校看書、上網課,再等他下班回家;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朱子穎曾親身到社區派發由有心人捐贈的電腦,他笑言兒子跟車做了「送貨仔個仔」,並透過那次經驗,教導兒子「分享有餘」的理念,其後也促成兒子與德萃其中一間分校校長的兒子合力創作正面抗疫歌曲,分享互供互給的信念。

家長「試堂」讚好插班讀德萃網課

德萃教育機構早於前年建立網上學校雛形;採訪當日有校長子女回校上網課,參與網上實時問答活動。(陳國峰攝)

▲ 德萃教育機構早於前年建立網上學校雛形;採訪當日有校長子女回校上網課,參與網上實時問答活動。(陳國峰攝)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學校的網上教學「入屋」,家長可直接看到教師表現如何,雖然受退學潮及移民潮影響收生,但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指,仍有其他學校的家長透過網課「試堂」後,決意插班入讀德萃。

疫情下幼稚園出現退學潮,朱子穎指德萃幼稚園亦受影響,但去年仍能在逆市有足夠學生家長支持,在馬鞍山增設多一間幼稚園;小學部亦面對移民潮引發的退學潮,透露3間小學在近半年有約30至40人因移民退學。

不過,即使疫情下全面恢復面授課堂遙遙無期,也有其他學校的家長插班面試表明決定要參加該校的網課,引述家長說︰「我哋confirm(確認)插班入嚟join(加入)你哋嘅Online learning(網上教學),因為過去幾個月我去咗隔籬阿B仔上緊你哋學校課堂,覺得學得好好。」

他認為新常態下「學習入屋」,「學校做好網上教學本質及課堂設計,切合學生及家長需要,更加可以印證自己的教育是否成功。」

朱子穎表示,他早在2018年於德萃上任時,已着手推行學生「一人一機」及教師網上開會等基建工作,要管理多間分校的他形容「教師網上開會已成常態」,「教育局去年年初一宣布停課,初三、初四老師已經可以如常(網上)開會」。

網課如網購 須添額外價值

今天網上教學已成為新常態,而他早於2019年建立網上學校(Online School)的雛形,他又以網購比喻,強調網課要比面授課帶來額外價值。他舉例指,在疫情下透過郵寄實物材料包,有助傳遞知識技能;又透過師生比例低至1對5的「圍爐取暖」環節進行德育課堂等,另維持網上生日會及聖誕派對等,以助學生建立群體生活。

疫情中小學生難以避免長時間的實時網上授課,上網時間長,朱子穎建議家長可在家中設定面向牆壁、背向客廳或飯廳的位置,供子女上網課,讓子女在使用電腦期間注意到自己的上網行為亦有機會被父母留意到,以免接觸不當網上資訊。

轉載自:2021-01-18《經濟日報》轉戰私校遇疫情屢碰壁 朱子穎「身教」擁抱困難成功引體驗式學習

轉載自:2021-01-18《經濟日報》全數分校校長子女讀德萃 家長身份助掌握成效

轉載自:2021-01-18《經濟日報》移民退學潮衝擊收生 家長「試堂」讚好插班讀德萃網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