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有的家長朋友不想子女太辛苦,認為傳統名校功課多學術要求高,決定要為子女找間Happy School。多家傳媒曾經形容朱子穎校長成功把Happy School理念引入浸信會天虹小學,9月新學年,這位年輕教育工作者投身到私立學校,成為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他帶著我了解旺角校舍,由大禮堂變身成圖書館兩用開始談起。在新環境,Happy School 有新定義嗎? 「Happy School這個形容,有人說是我舊學校帶來,我再重申,我是不覺得要有happy school的定義,因為學習本身是學習,是不需要特別標明,例如我見過一本最開心的功課是甚麼,叫快樂做補充和快樂閱讀理解,是不是有了這個名字,件事就會快樂,或者本質令件事更加虛偽呢?」 香港目前有些學校為了令學生有更大彈性學習,參加了DreamStarter 課程,包括早前介紹過有培道小學,原來這項目創辦人正正是朱子穎校長。「每日飯後,就是由小朋友自己決定學甚麼,連星期一及星期五,他們可以自己選擇一些興趣班,多元智能的課,你自己學,二、三、四就學DreamStarter的課程,很簡單就是由小朋友告訴我們,他見到一個社會問題,你自己學一個方法去解決。」 由津貼小學跳進私立學校,光環不再?他看重的似乎不是批評,更多是找緊機會將自己認為理想的教育理念再推展,由香港的私立學校起步,一步步推向國際。然而,最低限度一個月學費數千元,幫到幾多人? 「之前我在津貼學校,我很清楚就是納稅人給予我的職能就是讓我去照顧,當時津貼學校那500至600個學生,那是我的工作,但當你的想法想接觸到第700個人的時候,已經是我的框架極限,我不應去處理其他框架。 當去到私立學校,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們是一種倡議型的教育,由設計到加入的老師團隊,已準備好影響第700個學生。我不需要全香港100%的家長都要認同我的理念和想法我才行,反而我有足夠的家長有同一種理念走在一起,反而創造了一種提案,更加能影響到其他往後想要這種學習方法的人。」 若是學術研究,說理念當然好,但到實際操作,很多家長就會問,究竟德萃是行IB課程,或國際學校?還是行本地課程,銜接到外邊,銜接到中學的嗎? 「小朋友五歲時,家長就會為他們選一間小學,讀完後,其實你已經為他選了一條路。但其實五歲的小朋友,我們其實不太知他未來的發展將會是如何。所以德萃有一個特色,就是行本地課程,本地課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清單,即是說幾多歲要做甚麼,我們有這張清單,同時間我們學習的方法是基於發問、基於做計劃,糅合其他國家不同學習文化的一種方法。」 將來要派位,要交呈分試,哪怎樣不去操呢?朱校長很自信,眼神堅定,認為行本地課程,不等於沒有彈性。「其實呈分試的制度設計得好的地方是,他會把你小朋友由第一名,排到最後位置,排一條隊,然後按你的Banding,再派去不同的中學,其實你比較的是你自己的同學。我們更加重視的就是第二種功能,就是促進學習。我舉多一個例子,我發現我的小朋友好像近視,我明天帶他去驗眼,將驗眼的課程比喻為考試,你就知道,你明天驗眼了,我們先練習一次,首先記住,你不用看到,這是E,這是反轉的E,背了吧。明天去到視光師,視光師見你答對了,你真是很好,有100分,你回家沒有眼鏡,這是否幫到你的學習呢?」 在德萃,朱子穎校長表示創作了一種很寬闊的學習平台,讓家長可以就著小朋友發展做選擇。「去到四、五年班你會見到,原來我的小朋友適合國際學校,而我們已為你預備好。如果你覺得德萃的方法,糅合的方法適合你,你可以考慮我們2020年打算開辦的中學。」至於中學校舍,他初步瞄準了被殺校的中學,已經在開展討論合作,務求盡快促成其事。 和朱子穎才初次見面,這教育工作者的確有個人魅力、有遠見,聽他對未來教育發展的藍圖,又禁不住追問。「(我聽下去,有小小概念股,試下吧,其實也不知道,不過根據你的往績是可信。國際學校你轉到,傳統學校又轉得到,直升又轉到,是否真的做到?)的而且確,你可以去一間公司是Startup,很自由,很寬闊,很信任你的一個地方,那你就可以自由發揮,但同樣地你可能去了一個大企業,很多架構,但亦有可能我去創業,我不停接受挑戰。Debriefing比過程重要。在人生就會經歷這些,你如何面對呢?其實我幾欣賞德國人或者以色列的教育制度,他們讓你在中間有很多選擇,如以色列的學制,去到大一不讓你選科,要先做實習,實習完要有成熟度才可以選你的科目。」 家長為兒女選擇的學校,有津貼、直資或者私立的學校。有個別家長,原本子女讀天虹小學,為了追隨朱校長,都轉了來這新環境。在這兒讀書,每個月要交6000多元的學費,硬件未必是最吸引的地方,最重要軟件方面,包括老師和領導團隊。 如果有人願意帶領小朋友,在香港的教育制度,真的能夠衝出困境,愉快學習之餘,亦獲得他們所需,真是功德無量。 作者:李家文,前新聞記者,育有一名兒子。Kaman透過走訪不同的人,與大家一同學習,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家長。 轉載自:2018-09-17《蘋果日報》不再說happy school 由天虹到德萃的朱子穎概念 
Read more
天虹小學前校長朱子穎(下稱朱校長)在今年3月宣布辭職,及後宣布會擔任德萃小學總校長,引來教育界熱議。他曾是天虹小學的白武士,將天虹從殺校邊緣,變身成為東九龍炙手可熱、大受家長歡迎的學校。現在,來到德萃小學(下稱德萃),他又如何領導這間只成立了短短兩年的小學,繼續他的教育夢呢?德萃會否成為另一間天虹小學? 本地課程國際教法  升中出路更廣 德萃採英普教法,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常識,其餘科目如數學、科學、音樂等則以英文教授,模式看似國際化,但卻行本地課程。漢師德萃學校馮鑑邦校長(下稱馮校長)指:「我們的校本課程糅合了3種課程的精髓,包括國際課程IPC、IB的PYP課程和本地課程。我們一方面認為本地課程有它的可取之處,另一方面卻希望在課程中加入 inquiry-based learning(探究式學習)。」令課程變得國際化,務求為孩子帶來最好。 「換句話說,我們的小朋友在5年級會參加呈分試派位,往後便可選擇升讀其他本地中學、德萃中學部或國際學校。」朱校長解釋這個定位是源於給孩子更多選擇:「很多時父母需要在孩子6歲讀小學甚至更小的時候,選擇升讀國際學校或傳統學校。德萃可以給孩子和爸媽多點時間,去到5年級時再考慮自己的將來的升學路。」 德萃4-6年級都是行電子書包班,學校每年都會檢討這個政策。對於有家長認為這些電子奶嘴對孩子的整體多少會有影響,朱校長則言:「我們不會全堂課都望着電子儀器,對眼睛等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深。家長不能只看電子儀器的壞處而忽視它 的功用,只要好好運用,電子課本的好處不比實體課本少,至少孩子的書包,不再像石頭那般重。」   至於課程設計,馮校長指今年和明年都會是6堂課,兩年後會由6堂變成4堂,4堂課中會平均涵蓋中英數常、科學、音樂、編程等課程。4堂都會安排在早上,下午則是Dream starter和OLE課程。德萃引入17個聯合國目標如女性平等、食水資源等社會問題,成為探究框架,讓小朋友用小眼睛宏觀看世界。即使一年級的孩子,也可以嘗試解決世界性問題,用自己的同理心去體驗這個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珍貴的,朱校長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為社會帶來改變,相信自己就是改變世界的下一個小朋友。 考試不是求分數 學校Present有take two  德萃一年有兩次評估,與其他學校不同,德萃在評估前一個月設有家長日,令家長可以在評估前一個月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朱校長指:「德萃的評估是訓練孩子的競爭力,這個競爭力不是要和別的同學競爭,而是通過評估,去裝備自己,將來有能力服務社會,解決30年後的問題。」 在朱校長眼中,很多時學校和父母會限制了孩子的學習範圍,令到學習只為預備考試。他最希望推行的,是不溫習默書和不溫習考試,「考試的分數不是用來比較,而是反映孩子的學習進度,考試的意義亦然,這樣才知道孩子到底吸收了多少。」 另外,平日亦有恆常評估(約一個單元一次),學校會讓學生自由選擇如影片、話劇等呈現方式。馮校長提到,學校會給予學生第二次的發表機會,「我們很著重學生精益求精的態度,如果學生在發表後,聽到其他同學分享,希望提出新的想法,他可以再次發表。」只要孩子有此想法,絕對會給予機會發揮。 老師個個18般武藝 學生用以致學才是正道 「學以致用」聽得多,馮校長認為「用以致學」才重要,「由學生自己主導,自己找尋答案和幫助,這樣的學習才深刻有用。」 例如在學校的圖書牆,不時會有書本從書牆掉下,有學生向老師反映這個問題,德萃老師不會找師傅來修理,而是問學生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有學生提議用繩、魚絲等擋住書本下半部,或加魔術貼在圖書背後,讓圖書牢牢地放在書牆上。老師會讚揚學生的提議,給予信心,甚至讓他們親作嘗試。 老師在德萃的角色,就像愛因斯坦名言:「我從不教我的學生,我只試圖提供能讓他們學習的條件。(I never teach my pupils, I only attempt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can learn)用學習上的硬件,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德萃共有52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朱校長用了半年時間去招集他的團隊。「我們老師對教育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他們其實個個臥虎藏龍。」原來不少老師有雙重身分,例如馮校長是作曲人,有的老師是youtuber,有的懂5國語言,有的曾到敘利亞當義工。朱校長非常欣賞他的團隊:「老師很容易被定義只在課室教授知識,其實多種身分反令我們的教學更加多元。」 與一般學校不同,教員室的設計不是用隔板分開每位老師的工作桌,而是採用open office的設計。「一間學校最重要不止硬件,還有軟件。小朋友一天對得最多時間就是老師,因此有優質的課程,更需要優質實踐課程的人。」在此開放式設計,老師不再自顧自工作,而是能多溝通交流,一起構思課程。 禮堂化身圖書館  環境是孩子第三位老師 德萃小學有兩間校舍:大埔德萃小學和漢師德萃學校(旺角)。兩所校舍在課程、時間表、校歷表等運作上,都是一致的,只是上課地點不同,家長可跟意願選擇。例如一年級,會有4班在大埔,4班在漢師。兩校老師會利用通訊軟件溝通,作備課安排。 朱校長指兩校最大的不同是環境:「我們很相信『第三位老師』這個信念。第一位老師就是課室老師,第二位老師就是同輩之間,第三位老師,就是學習的環境。我們相信環境設計會影響學生學習,例如在漢師這裏,我們整間學校以圖書為主題,將學校結合圖書館;大埔那邊是樹林,有草地有足球場,希望學生從學校設施學習永續發展這個概念。」 即使漢師校舍已有70年歷史,朱校長仍然花盡心機和創意重新執修。問到為何不拆卸重建,朱校長坦言:「重新建築的費用都是由學費、甚至納稅人的金錢去繳付,既然這個校舍已經存在這麼久,為何不好好利用每個地方,令資源集中在學與教,讓小朋友學得更多?」   走入學校,你會發現由入口開始,校園每個角落都好像置身於圖書館一樣。「這間學校其實是「school-brary」,我們寧願書被揭爛,都好過吽爛。」學生可以上講台借書,他們坐下休息地方就是書架,甚至有學生曾跟校長說他今天看了39本書,馮校長肯定地說:「這就是隨手能閱讀的好處,閱讀能增加知識的機會。」 「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 德萃將在10月27及11月3日舉行面試,馮校長表示希望在面試中,看到小朋友願意表達自己,幫助別人和不怕失敗,這都是理想中的德萃孩子特質。不過他也認為在面試過程中,並非只有學校在選擇學生,「面試過程好像是學校選學生,其實同時也是學生選學校,因此我們希望尋找一些和學校意念相同的家長。」 例如,馮校長提到希望爸媽不要參與孩子的功課,「我們學校有個「No 
Read more
由從前一所津貼小學的校長,到現在兩所私立小學的總校長,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在暑假期間,等待身分轉變後的第一個開學禮他表示心情既興奮又期待,「自己的新想法將在九月實踐,期待見到小朋友學習更快樂。」位於大埔的德萃小學於二○一六年創立,新學年開辦分校 – 漢師德萃學校,班級由十一班變為二十四班,除了學生人數增加外,朱子穎形容新學校的教學團隊如同「復仇者聯盟」般熱血,因為有多名來自津貼學校的老師加入,彼此有相同理念,即使工作量較以往多,都願意走出「舒適區」。在準備開學的過程中,他亦適當地調節心態,「以前一個人在校舍,這裏跌了顆螺絲,那幅牆批(盪得不好看,我都自己去找人跟(進)。但當有兩個校園這麼大的時候,這些細節位愈來愈多,就要更信賴自己的團隊。」 在短短兩個月的暑假,朱子穎聘請了四十二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以應付擴班,從歐洲,美國到南非都有,成功獲聘都是經過多輪評核,「全部親自見,面試全在網上(Online)進行,首先老師要拍一段三分鐘的片,然後我們會看,看履歷是沒有甚麼用的因為他們都讀了大學都是一樣。」延攬團隊所花的時間及心力不少,他笑謂:「請到合適的老師好重要,因為不用做教師培訓。兩所學校的教員室亦進行大規模改建,新教員室不再設獨立教師桌,而有一些大桌子(Sharing-desk),讓老師之間互相分享教育方法,互相影響。 在剛過去的暑假兩所學校分別按主題而進行工程。大埔德萃附近有不少自然環境,因此以「可持續發展」作為課室主題,增加綠化設計,並興建三個新課室,「其中一個課室的牆上裝設標本架,當小朋友撿到樹葉做成標本可放入架內;有一個課室則用升級再造(Up cycling)的物料,很多地方用了卡板,燈用雞蛋盒等。」朱子穎表示陸續把十八個課室打造為不同主題,讓學生在六年間體驗不同的課室。而九龍區的漢師德萃學校則以「School as library」定位,整個校園變成圖書館學生可隨時閲讀。學校門口更放滿圖書,日後會成為公眾「漂書」的地方。「禮堂常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一星期可能只有兩次有人上台,亦不多有表演。但當禮堂有大量書架,學生小息時便可來看書,只要有表演時不來就可以。」既是禮堂,又是圖書館,一舉兩得。 轉載自:2018-09-06《親子王》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 率熱血團隊打造新校園  
Read more
德萃小學小一入學資訊日 正接受網上報名 Kiss – 教育 on August 14, 2018 at 2:44 pm 由不少教育界猛人合辦的德萃小學,正為2019-2020的小一入學招生做好準備!隨着旺角校舍啟用,預計變生名額亦會增加,為使家長更瞭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及收生程序,德萃將於2018年9月9日,舉行兩場小一入學資訊日,歡迎有意報讀的家長報名參加。撰文:Sunday Kiss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德萃小學專頁 計劃未來幼小中一條龍 現時德萃有兩間幼稚園,分別位於太子及紅磡,畢業生可以直升德萃小學,未來小學部的畢業生亦可直升中學部,幼小中課程連貫,學生可以100%直升。而前浸信會天虹小學朱子穎,於新學年出任總校長一職。並希望把德萃發展成為亞洲首間「教育創科學校」(EdTech Beta Test School),計劃在每間德萃校舍附近或校內設立「EdFuture教育科技創新中心」。 學校憑著師資優勢,吸引家長注意。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張灼祥(右)擔任德萃幼稚園校監,基督堂幼稚園前校長Mrs Gae Fielding(中)為德萃幼稚園榮譽校長及課程總監,朱子穎校長(左)將出任兩間德萃小學的總校長。 德萃小學2019 至 2020 年度小一入學資訊日,詳情: 日期:2018年9月9日 (日) 時間及安排: 第一場資訊日 09:30-11:00 資訊日講座 (地點:培正小學大禮堂) 11:00-13:00 漢師德萃學校校舍參觀 (地點:旺角洗衣街22號) 第二場資訊日 11:00-13:00 資訊日講座 (地點:培正小學大禮堂) 13:00-15:00 漢師德萃學校校舍參觀 (地點:旺角洗衣街22號) 地點: 資訊日講座:培正小學大禮堂 校舍參觀:漢師德萃學校:旺角洗衣街22號 講者: 校監張灼祥先生 (前拔萃男書院校長) 
Read more
為使家長更瞭解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的辦學理念,我們誠邀閣下出席本校《2019 至 2020 年度小一入學資訊日》,詳情如下: 日期:2018年9月9日 (日) 時間及安排: 第一場資訊日 09:30-11:00 資訊日講座 (地點:培正小學大禮堂) 11:00-13:00 漢師德萃學校校舍參觀 (地點:旺角洗衣街22號) 第二場資訊日 11:00-13:00 資訊日講座 (地點:培正小學大禮堂) 13:00-15:00 漢師德萃學校校舍參觀 (地點:旺角洗衣街22號) 地點: 資訊日講座:培正小學大禮堂 校舍參觀:漢師德萃學校:旺角洗衣街22號 講者: 校監張灼祥先生 (前拔萃男書院校長) 校董會主席徐飛先生 總校長朱子穎先生 校長馮鑑邦先生 副校長高思敏女士 課程發展主任 Chloe Gatrell 英文科主席 Simon Overton 內容: 本校的新時代教育理念、校舍資訊、德萃小一及插班入學申請資訊、問答環節 學校資料: 校訓:「德以為本,學以精萃」 授課語言:英語及普通話。 學校地址: 德萃小學:大埔運頭街6號 漢師德萃學校:旺角洗衣街22號 電話:23387109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上報名:    Powered by 
Read more
Note: the section from 9 to 11 am is FULL. An extra section from 11:30 am to 1 pm is now open for application. Loading…
Read more
2018年7月7日   致新生家長,   現通知「漢師德萃小學暨漢師幼稚園」的改名申請及課程延伸仍進行中。家長所交的費用將全數退還,校方將以電話通知有關安排,本校向受影響的家長致歉。   感謝各位家長對本校的支持,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 (852) 2338 7109 或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本校十分樂意聆聽各位家長的寶貴意見,共同創建我們學生的未來。   德萃幼稚園幼兒園校董會 德萃小學校董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