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News

非牟利機構青年成就香港部(JA HK)於今年5月舉辦「JA 小財智.大夢想」理財教育課程以及舉辦社創挑戰賽,讓學生分享在活動中構思的社會創新方案。比賽共有14隊本地學生及23隊新加坡學生參與,並由本地學生奪得冠、亞軍。 活動以理財、關懷社會及生活技能為主題,由義工指導課堂及網上平台學習活動等,向學生分享財務管理的技巧和態度,啟發他們回饋社會的精神。活動也包含了構思社會創新方案的環節,讓學生提出能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建議。 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的小六學生何博修(左)及德萃小學的小六學生倪子傑(右)分別於社創挑戰賽奪得冠、亞軍。(翁曼琛攝) 當中的社創挑戰賽亦由本地學生奪得冠、亞軍。冠軍得主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小六生何博修,有感父親疫情期間到內地工作,經常要接受隔離而感到孤單,因而設計名為「Long D-cation」的親子溝通應用程式。該程式具備視像及親子睡前講故事等功能,讓經常與子女分離的父母維繫親子關係。 獲得亞軍的是就讀德萃小學的小六生倪子傑,有一次他於大埔街市買餸時遇到一位忘記售價的老店主,加上現時許多市民都網上購物,因而設計「Tai Po Market App」的應用程式,給予全港街市老店主網上販賣食材。 其中2隊的入圍決賽隊伍分別設計了「LED Screen for Games」及「Service To Help People Find Jobs」的應用程式。(翁曼琛攝) 其餘3隊入圍本港隊伍作品包括:透過互動遊戲鼓勵市民多進食蔬菜、配對僱主和求職者,以及按地區招聘和提供培訓課程的程式。JA HK行政總裁蔡卓慧表示,活動讓學生觀察社會上不同群體的需要,培養他們的同理心,為有需要人士設計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希望學生學學習理財概念。 轉載自:2022-12-09《香港01》報導本校 高小生參與理財教育社創挑戰賽 為街市老商戶設計販賣食材程式
Read more
小學生理財賽 港隊奪冠亞軍 香港學生在亞太區社創挑戰賽中奪得冠軍和亞軍。 【本報訊】理財習慣應從小要培養!有機構推出理財教育課程,讓學生或年輕人透過學習理財及實踐社創,建立人生目標。大會指計劃至今已惠及約1,400名本港小四至小六學生,當中香港學生組成14隊,與23隊新加坡小學生參加亞太區的「JA小財智.大夢想」社創挑戰賽,本港其中兩隊分別以「親子程式」和「協助街市商販銷售程式」的構思奪取冠、亞軍。 親子程式維繫人際 是次計劃旨在培養下一代成為「理財素養」、「創新精神」、「關懷社會」及「有同理心」的人。而比賽構思亦要以英文錄影一至兩分鐘,給海外裁判決定勝負。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小六生何博修以「Long D-cation」親子程式奪冠,其設計概念旨在維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父親長居內地工作,亦因防疫措施接受隔離,擔心大家關係轉差。 德萃小學的倪子傑則以「Tai Po Market App」奪得亞軍。他指曾在街市遇到忘記售價的老商販,加上有感街市逐漸式微,希望設計一個能夠幫助老商戶的應用程式,讓他們轉型至網上銷售。倪亦指從中學習到金錢得來不易,需要儲錢,不能亂花錢。另一隊德萃小學隊伍則以求職程式獲得第5名,參賽小六生梁蔚恆稱,擔心畢業後如何尋找合適工作,故希望設計一個搵工的應用程式,以人工智能幫助畢業生和公司配對。 青年成就香港部行政總裁蔡卓慧表示,學生在課程中構思社會創新計劃時,以同理心看到身邊不同人士的需要。課程設有互動線上學習平台,提供了模擬理財遊戲、問答遊戲等,讓學生感受理財在衣食住行的重要性,懂得分別「想要」和「需要」。 轉載自:2022-12-09 《東方日報》小學生理財賽 港隊奪冠亞軍 
Read more
主題:教育的目的是改變未來 嘉賓:德萃幼稚園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 轉載自:2022-11-28 《香港電台》【愉快學習總司令】 教育的目的是改變未來
Read more
  每年暑假過後9月開學,家長間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暑假去了哪裏玩?」、「小朋友準備好心情上學嗎?」2022年9月的開課,情况和過去完全不同,因為2022年香港疫情第五波的關係,在農曆年假後,政府宣布提早放暑假,以致今年全香港學校7、8月的暑假大大縮短,教師、學生及家長均有「暑假未開始便結束」的感覺。究竟暑假的目的及功能何在?是否需要把假期集中在兩個月裏放?
Read more
轉載自:2022-09-09《教學佳》049期-德萃「小導師」 引導視障者製陶器 用心輔助完成作品 用雙手看世界
Read more
當進入虛擬世界的VR眼罩售價漸趨便宜,而配戴更形方便,並改善了觀賞的穩定程度,亦意味着元宇宙空間勢將普及,教學模式亦邁向另一里程碑;然而,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擔心,隨即衍生的網絡安全亦不容忽視,甚至較現時的互聯網世界更易令青少年沉溺,分不出現實與虛擬的界綫。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   拍攝當天,四位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首次試用VR眼罩進入虛擬空間遊戲:學生分別透過手控器,做出拍、打、射槍、砌積木、打乒乓球等,操控不同動作,觸感幾分像真,猶如現實世界的動作般。問升中一的謝璇睎感受,她說:「顏色很豐富,有不同遊戲,做得好真,有點分不出真、假,真實又過癮,玩玩下,有少少忘了自己身處在哪!」至於三年級的朱信樂已非首次進入虛擬空間。「有時覺得好真,有時又覺得好假,玩耐了,去返現實世界會覺得有點奇怪,特別是VR玩得耐的時候。」 升中一的謝璇睎(左)與升小四的朱信樂,均喜歡在虛擬世界的體驗,惟返回現實世界仍有一刻與虛擬有混淆感覺。   教育平台GRWTH首席營運長黃思偉表示,近年學界對元宇宙教學趨之若鶩,如早年的STEM、VR教學般。他形容現時熱潮方興未艾,卻勢將如icro:bit般盛行。朱子穎從旁補充:「許多教學工具、素材都不會對學生有害,但學界及家長使用VR眼罩前,是否應思考慮箇中危機?」新推出的裝置擁4K解析度,畫面清晰穩定度高,加上操控器敏感度高,仿如親歷遊戲場境。「理智與大腦接收訊息很混淆,裝置唔靚,覺頭暈反而令你抽離;當你戴眼罩覺得舒服,所看的景物像真,理智在課室,但虛擬場景卻導致聽覺、視覺、觸覺接收的訊息易有錯亂……大人無問題,我們起碼有二、三十年的實體生活經驗,對心智未成熟的小朋友卻不是,是教育界需要認清楚這個領域的地方。建議最多用五至十分鐘已足夠。」黃思偉認同說:「既然入了虛擬世界,為甚麼我要走出來?因此背後需要有教育配合。」那需要同步灌輸元宇宙素養(metaverse literacy),如何抽離虛擬環境、控制使用時間,以及應用在哪類教學等,都需要好好考慮。 朱子穎提出,進入元宇宙的不同方式,當中尤以透過VR與不同地域的人傾談才最「邪惡」。「通過網絡,地域已不是問題,沉迷視覺、聽覺、觸覺的互動,那是雙刃刀,現在仍在探索中。」 Roblox是深受本地兒童歡迎的「角色扮演」遊戲,既置身 三百六十度場境,參與者亦可自行設計角色及不同形象等, 可說是兒童版的元宇宙Avatar。   認識元宇宙關聯體系 黃思偉續指,在元宇宙可做到的創作,包括用編程設計製作virtual architect,跟現實世界無異。「不過最Powerful的地方,是令人沉浸在環境內。」而新一代對元宇宙的不同虛擬體驗,像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應用亦須具認知,這是因為現實世界已有此運作。「雖然我們不鼓勵青少年在NFT競投,但他們有相關認知是另一回事。」他續指,正因為當中的教學易讓學童沉浸,更要用得其所,像培育兒童同理心,透過虛擬場景模擬無家者的生活狀況,正是透過第一身體驗觀察他人處境,是其中一項有利學習的虛擬場景應用。   轉載自:2022-09-02《星島親子王》 VR上堂是趨勢?還是搞亂學生真實世界?
Read more
於二○一六年德萃教育機構創辦位於大埔墟的德萃小學,短短六年已先後與三間幼稚園結龍,合共營辦三間小學(德萃小學、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漢師德萃學校),以及於二○一五年辦學的中學部大光德萃書院,成為中小幼「一條龍」私立學校。   該校中學部的九至十年級(中三至中四)修讀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課程,先經歷 一次公開試,清楚個人強弱項後,於十一至十二年級(中五至中六)「雙軌」揀選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或英國高考(GCE A-Level)課程。 今日留港升學,更多學生考慮選擇其他國際課程,冀從另一個公開考試達到入大學門檻,和更有利負笈海外升學。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指IBDP講求「文武雙全」,口語與書寫能力要求更高,形容該試近乎全球難度最高之一;至於英國高考(GCE A-Level)課程,對傾向「純文、純理」的學生有利。「有學生難過DSE中文那關,那麼選A-Level便不用受中文科阻礙升學。」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   學生雙語能力佳,既能銜接直屬中學非本地課程,若家長「轉軚」報考傳統官津名校亦有利於面試。   雖然不少直資中學有提供非本地課程選擇,礙於教育局規定,不能多於全級總人數的一半,加上師資分配等,因而「雙軌」直資競爭劇烈;反觀私立學校未受當局所限,朱子穎指,該校教師可兼授兩種學制,因此,學生可以真正按能力、興趣、自由選擇適合的公開試制度。   高小呈分 參加自行「大抽獎」 朱子穎續指,家長未必想太早送子女往外國,而初中銜接英國課程有利海外升學。至於小學課程,他強調以本地為主,跟中學國際課程不同。「小六升中學有不同選擇,上午行本地小學課程,下午則是探究教學活動,乃參考國際課程編寫。」他補充,私立學校可以不跟隨教育局的課程指引,不過其校仍有常識,同時亦有額外校本科學科。 德萃下午探究式學習,專題研習以 「解難」為主題,讓學生發掘難題,再從不同方向解難, 最後以小組口頭報告呈現。   現時中學部有兩成屬外校生,八成來自各德萃屬校。朱子穎形容小六乃「雙軌」升學:保證有直屬中學學位,高小有呈分試,不少家長仍參與中學統一派位,以及面試其他直資、傳統官津名校等,可說「進可攻,退可守」。由於小學部課程着重探究知識等思維訓練,加上雙語浸淫環境:德萃官方語言為英、普;中文、常識科以普通話授課,其他科目則用英語教授,令學生雙語能力佳,因此不少在中學自行收生階段已獲名校取錄。 轉載自:2022-08-11《星島親子王》德萃學校先考IGCSE了解個人強弱項 後選IBDP或GCE A-Level
Read more
當你知道自己將會成為父母的一刻,新手父母最關心的,當然是安排孩子的房間、由誰照顧嬰兒的起居飲食、是否聘請陪月協助照顧、嬰兒車是否輕巧方便等;當小孩成長到1歲左右,父母便開始思考幼兒的教育問題,是否為孩子報讀學前預備班(Pre-Nursery),幼稚園應報讀上午班、下午班還是全日班等。 幼兒家長集中照顧眼前孩子的需要,眠乾絮濕處理小朋友飲食衛生等問題,是非常合理的情况,家長可曾會和牙牙學語,仍未明白社會實况的孩子,討論50年之後的未來?   怎樣裝備孩子切合未來需要? 教育對於人類來說,有多重的意義,包括學習知識、技能、態度、正確價值觀及社交相處等,更重要的目標,就是為了未來社會需要,預備有相應技能的人力資源。經歷2年多疫情新常態,我們更加清楚科技的日新月異完全顛覆了人類不同的意識形態,當我們看着自己年紀小小的孩子,我們不清楚他們的未來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他們會否仍需戴着口罩度過餘生?但我們清楚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將面對的挑戰及困難,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從來未見過及經歷過的,人類明顯需要與上一代不同的能力,如溝通、協作、世界公民性、創意等。我們究竟要怎麼樣裝備我們的孩子才能切合未來的需要? 聯合國在2015年與193個國家簽訂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當中包括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重兵壓境、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等難題。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從小明白這些世界性的議題,開拓他們對普世價值的眼界,對未來學習一定有相當的裨益,但難點在於我們如何讓幼兒明白這些複雜的概念。 因此,我和我的學前教育團隊一同開發了一個讓2至6歲學生,明白及掌握SDGs概念,同時培訓未來學習能力的課程——Young Minds Global(YMG)。這個課程以幼兒學習能力範圍為基礎,並配合YMG特別為這個年齡學生設計的課程框架,通過「啟發」(Inspiration)、「探索」(Experience / Exploration)、「創造」(Presentation / Creation)及「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4個階段, 讓幼兒一步一步體驗未來世界的需要。 年紀小也可為未來帶出改變 以 SDGs「潔淨食水資源」為例,教師先會用適齡的繪本故事The Water Princess作引子,讓孩子明白非洲村落沒有乾淨水源的苦况,之後他們利用不同物料,動手製作便攜式濾水器,並嘗試用不同方法把泥水淨化。最後他們製作實驗攤位,在校內向其他同學及家長展示探索成果,期望影響各位珍惜食水。雖然幼兒作品,未能與小學生或中學生的發明品相提並論,但讓幼兒體驗SDGs背後的價值及理念,以及告訴他們一個重要的信息:「年紀小也可以為未來帶出改變」,這一點更加重要。 學前教育是為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家長在日常照顧孩子中未必能夠完整地與他們探索未來,但通過適當的教育設計,也可以讓孩子裝備成為未來21世紀需要的人才。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轉載自:2022-07-12《明報》專欄 : 與幼兒談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