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News

隨着教育局在8月31日開學前一天,宣布9月中旬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復課安排,看來第三波疫情較為穩定了。教師、家長及學生們一邊忙着網課,一邊預備9月尾的復課,繁忙生活不可開交。回顧這一波的疫情停課安排,最令我難忘的,莫過於如何處理去年小五,即今年小六學生的呈分試安排了。   呈分試對小學生之重要,在於這合共3次考試的成績(小五一次、小六兩次),會經就讀學校呈報上教育局,作小六生中學分配學位之用。今年6月第一輪復課之時,小五生正接受第一次的呈分試,但疫情之後突然惡化,教育局亦宣布停課,導致不少學校的呈分試考了一半都需要取消。作為學校,當然會收到不同家長的聲音,有的說應該及早取消,以免學生在上課途中,或在學校人群聚集時交叉感染;有些家長則認為,無論如何也應該讓學生完成呈分試,好讓大家的精神壓力不要這麼緊張,更不用在整個暑假中,家長也要和學生繼續溫習呈分試的內容,令整個家庭都喘不過氣來。 改變既定系統規則 帶來什麼衝擊? 大家平心想想,討論疫情期間應否繼續呈分試,其實難有對錯定斷,意義不大;更值得反思的是,假如香港真的因疫情或其他情况,需改變一些既定的教育系統及規則,例如取消小一入學、呈分試、中學文憑考試(DSE)的話,會帶來怎樣的衝擊? 家長由孩子3歲開始,便為他們報讀面試班,經歷多次的模擬練習,為的就是要準備K3的小一面試,升讀心儀小學;小五生花了幾年時間,無限做補充練習,每天放學趕去補習,為的就是要面對呈分試,考進心儀中學;到了中學苦讀6年,來到中六最後一年面對一次定生死的DSE。如要取消的話,我們的年輕人又如何進入大學? 教育本質 需與時並進 人類歷史總是在重演,起源於隋代的科舉制度,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同時讓取得了功名的讀書人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等,給予讀書人改變人生及家庭命運的一個重要機會。不過,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並非因疫情緣故,而是歷年來一直沿用「四書」、「五經」、八股文出題,內容太「離地」,為人所詬病。最後經袁世凱奏請慈禧太后後,在1905年以光緒帝名義廢除了科舉。從這個歷史片段可見,教育的本質,必須與時代接軌而作出交替的變化。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由小念到大的說話,又是否反映着我們的華人文化,一直視教育為「脫貧手段」?科舉制度的興衰告訴了我們,假如時代不斷變更,新常態不斷交替,教育制度其實必須與時並進,並為世界而隨時改變。如果香港人所關心的「教育」,只剩下一關又一關的考試,卻失去了預備孩子進入未來的責任,我們的下一代又會變成怎樣呢?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轉載自:2020-09-08《明報》專欄 取消呈分試 比取消科舉更難  
Read more
今個新學年,史無前例地要在網上展開。但汲取了上學年停課的經驗,今學年不少學校也調整了應對策略,化被動為主動,務求把教與學的進度抓得更緊。有進取的學校甚至成立Online School(網上學校),決心把網上學習變成常態,繼續發揮學校的原有功能。 圖11之1 – 讓學習重回正軌 網上學校開課!(劉焌陶攝) 「今個新學年,我們成立了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興奮地宣布,他期望,藉這個新概念,讓大家一起反思學校的功能與價值。 他不諱言,上學年德萃不論幼稚園部和小學部,都跟全港大部分學校的心態一樣,「停課不停學嘛,盡做啦」,亦相對比較重視傳授知識與技能。然而,今次Online School會比之前的網上學習更有規劃,而且同時兼顧傳授知識與技能、建立正確態度,以及培育社交能力的學校功能,「日校應有的功能, Online School都做得到,唯一是無法發揮到照顧兒童這個角色」。 圖11之2 –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很多時以4人小組上課,務求師生有更多互動,學生學得更好。(劉焌陶攝) 幼園4人小組上課 師生多互動 在具體執行上,幼稚園和小學Online School各有不同安排。幼稚園在周一至五,會有20至30分鐘視像課堂,除周一「主題及藝術日」和周五「活動日」分別以班本及級本實行外,其餘周二、三、四均採取小組教學,由1名教師教授4名學生,「涉及知識、技巧的課堂,如教英語拼音、數學等,我們會分為小組,希望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德萃幼稚園.幼兒園(太子校舍)校長羅素紋說。另外,Online School更為每名學生提供每周一次、一對一的視像英語對話環節,提升孩子英語聽、說能力。   圖11之3 – 德萃幼稚園Online School隔周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家長可協助孩子重溫所學。(劉焌陶攝) 短片指導功課 隔周發放教材包 不過,基於保護幼兒的眼睛健康,Online School每天不會多於30分鐘視像課堂,但會提供重溫學習內容及功課指導的短片,讓家長和學生配合需要去觀看。德萃幼稚園.幼兒園(馬鞍山校舍)校長林佩儀強調,學生並沒有因為實時課堂短而「蝕底」, 「配合教學短片,其實學習內容是沒有減少,跟在學校上課沒有分別」。學校還會隔周向家長發放作業及教材包,讓學生在家使用。 圖11之4 – 自從宣布成立St. Hilary’s Kindergarten Online School和St. Hilary’s Primary Online School後,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右一)便不斷和團隊內其餘5名校長開會,務求運作更暢順。(劉焌陶攝) 與實體課無縫接軌 「間房」分組討論 小學部的規劃就更加細緻。朱子穎說,從今以後,學生手冊既有實體課堂的時間表,也會有Online 
Read more
9月1 日將是大部份學校開學的日子,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致中小幼園新學年未能以面授課堂開學,不少家長都擔心子女會變得懶散。 預計將於該日開學的包括私校德萃學校,為應對未能回校上課,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接受訪問時表示,因電子學習成新常態,新學年會開展「online school(線上學校)」,除教授一般知識,亦會把握電子學習優勢,例如將網上授課的小組討論攝錄後,老師於課後可再回看內容並逐組跟進,以改善學習。至於中學部則將於下周一開學。 雖說是網上學習,但朱子穎表示不會因此而放鬆操行及秩序,學生在上課時要保持禮貌及責任感,老師仍會每堂點名,謝絕粗言或衣衫不整;學校亦會調整上課時間表,小學部每日會預留20分鐘,供老師及訓輔組跟進違規、欠交功課或求助個案。 至於新學年小學重新分班,師生未必認識,校方在開學初期會亦安排「圍爐取暖」環節,向學生提供情緒支援,結識新朋友,建立社交關係。 德萃團隊形容,線上學校不只是停課期間的後備方案,更會把握電子學習優勢,如安排多間分校團隊合作,交流教學經驗及合作上電子課。(盧翊銘攝) 新學年即將開始,面對只可「開學」未能「返校」的情況,德萃的幼稚園及小學部仍會於9月1日開學,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說,吸取上學年線上教學經驗後,新學年德萃教育機構(St. Hilary)將推出「線上學校」,盡量將現實世界內容搬到網絡世界,並發崛線上學習的優勢。 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認為,線上課堂除了要建立師生關係,亦要公布網課的規定。(盧翊銘攝) 小學線上學習設6節學科知識課 他指,小學部的網上課堂會參考日常上學時間表,上午有6節學科知識課,每兩節課中間會設小休及眼部體操時間,以確保學生不會因長期使用電腦而疲勞;而上學時段內,校方會盡量模擬「教員室」情況,學生可隨時透過網上平台聯絡各科老師,求助及解決學習需要。 要在「線上」回復校園環境,德萃會繼續維持校規,每堂點名、學生須準時交功課,而校方亦會在每日午膳時間前,預留約20分鐘,予老師線上「追功課」,若有違規或求助個案,訓輔組老師及社工會在該段時間跟進。 線上學習亦要有規矩 要有尊重及責任心 朱子穎強調,線上學習也要有規矩,「一個好的公民,網上亦要尊重自己的身份……不會因為網上,就可以講粗口,或者衣衫不整」;德萃小學校長高思敏表示,以往於開學首周會處理班務及建立規矩,故線上課堂亦要公布類似規定,「不論現實或網上世界,同學都要尊重他人及有責任心」。 事實上,校方認為線上學習不只是停課期間的後備方案,會把握電子學習優勢,安排多間分校團隊合作,交流教學經驗及合作上電子課;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舉例指,以往於課堂期間進行小組討論,老師會遊走至各組作觀察及指導,如今網上討論則會將課堂錄影,而老師會在課後逐一聆聽各小組討論內容,再給予意見。 漢師德萃學校校長馮鑑邦說,小學部一班有戲劇經驗的老師,合作設計德育互動劇場,讓學生自選結局,從中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盧翊銘攝) 透過線上活動維持全人發展 學習待人接物相處技巧 除了學術知識,德萃亦盡量維持全人發展。如「DreamStarter 啟夢者計劃」繼續在周二、四下午線上舉行,朱子穎認為,學生可思考疫情下發明什麼,改善大家的生活及有助抗疫,再仔細分工在家實行。而原定由老師分享非學術知識的其他學習經歷,亦繼續在周五下午進行,但會轉為教煮食、瑜珈等。 馮鑑邦指,小學部一班有戲劇經驗的老師,已合作設計德育互動劇場,會按學生的投票結果,決定劇場中主角的行動,以助學生從不同情境中學習待人接物及相處技巧。朱子穎直言,「新學年師生沒見過面,學生在家困了半年,是人類歷史中不曾發生,學生難建立社交,自我中心或會較強」,故除了家長教育,該校設「圍爐取暖」小組,安排每兩名老師與不多於6名學生一組,在新學年初期線上會面閒談,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交流,認識新朋友。 大光德萃書院校舍位處大埔錦山路,前身為佛教大光中學。圖為候任校長張毅。(資料圖片) 受疫情影響 新開辦中學收生人數僅達預期一半 德萃新學年將開辦大光德萃書院,提供中學課程,但朱子穎直言,受反修例風波及疫情影響,中學收生未達如期,暫錄取約80名學生,只達2019年預期約一半。校方暫定開兩班中一(第7級)、一班中二(第8級)。即使收生較預期少,但朱子穎強調會做好教育工作,累積生源。 抗疫時間長,校方亦會向家長教授育兒技巧,朱子穎指德萃會為中小學及幼稚園屬校約1500名家長,提供7堂免費專家講座,可在線上學習教育子女及親子溝通技巧。   轉載自:2020-08-20《香港01》 開學不返校  德萃小學將設6節知識課 校規、追功課亦同「上線」
Read more
教育局早前宣布,新學年學校可以按原先擬定的日期開學,但由於疫情發展不穩,校內的面授課程及活動將會暫停,直至另行通知。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總校長朱子穎表示,新學年德萃幼稚園及德萃小學將推行「SH Online School」。 與Zoom有別 以「網購」比喻 Online School 汲取上學年經驗,朱校長認為, Zoom 只是因停課期間,老師為學生追趕落後進度而出現的形式;而即將推出的 Online School教學形式,卻是本身有其價值。 以 Zoom 形式授課,當中最大功能,便是追趕教學進度;但將於新學年推出的「SH Online School」,則有四大功能,包括傳授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正確態度,以及培育社交能力。 在「SH Online School」的概念上,朱校長則以「網購」進行比喻。「舉一簡單例子,試幻想你到超級市場買東西,而買的過程便是,到達現場,拿取所需產品,到櫃枱支付,完成交易;若然你選擇網購,你購物的過程便有所不同,你可以在購買的途中查看更多有關產品的資訊、查看其他買家的意見,甚至是在沒有其他客人擠擁的情況下,查詢對產品問題。顯而易見,用家選擇網購方式,都是因『網購』本身擁有的價值,而不是因疫情出現。」因此,Online School 與網購一樣,在疫情出現前,已擁有自身的價值。而為針對不同年齡層學生所需,小學部與幼稚園的Online School 亦有不同特點。 小學部 Online School 四大特點 ^新學年德萃小學 Online School 時間表 1. 一日六節課 學時可進行一對一教學 小學部的 Online School,一天仍是維持6節課堂。學生在學課時間,從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三時三十分裏,倘若學生在學術上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詢問老師,不論是以文字訊息、錄音、拍照,甚至是拍片方式,老師也會以一對一方式,隨即回答學生,以實現傳遞知識的功能。 2. Online School Rules 與Zoom有別,當學生以Online School上課時,就是以網上學生身份上課,因此需遵受學校制定的網上校規,以實現培養正確態度的功能。 3. Campfire Sessions 在推行Online School期間,學校亦將舉行圍爐取暖 (Homeroom 
Read more
今年初,一場疫症籠罩整個香港,整個城市在這驚濤駭浪中顯得黯淡無光。德萃小學四名同學參加DreamStarter計劃,在四月初舉辦了一個為香港打氣的活動: 「童」舟共「製」,一個七百萬厘米的夢想。每個家庭自製一個小舟行走數十厘米,寓意同舟共濟,縱然小舟在驚濤駭浪中前進,但同心協力,共同為香港打氣。現在一個多月過去,停課四個多月的日子漸漸進入終幕,即將拉起復課的帷幕,在陰霾中前進的小舟似乎看到了曙光。 德萃小學 DreamStarter「童」舟共「製」 組員在 4 月發 起一個為香港打氣的活動:「童」舟共「製」,一個七 百萬厘米的夢想。(德萃小學圖片) 復課在即,牽動千家萬戶。DreamStarter「童」舟共「製」的組員設身處地思考,發現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困擾大家。那就是疫情防控形勢下開學復課,師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但在學校小息享用零食時,則會面臨「口罩要放在哪裡 」的困擾。臨時摘下的口罩無論是直接裝在衣兜裏,還是內面朝上放在桌子上都極易造成污染;即便使用食品袋盛放,戴過的口罩也會因不透氣而滋生細菌;學生們還可能因為放錯或忘記產生錯戴和丟失的情況。 面臨這個困境,「童」舟共「製」的組員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提出自己動手製作口罩收納套,為口罩「安家」。 「童」舟共「製」 組員為大家示範小舟行駛的實驗, 寓意同舟共濟,縱然小舟在驚濤駭浪中前進,但同心協力,共同為香港打氣。(德萃小學圖片) 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最花心思 四名組員在視覺藝術科及科學科鄺老師的指導之下,運用軟件設計口罩收納套的尺寸大小,以及製作「童」舟共「製」小組的組徽。小組組員初時以為只需要輸入數字設定尺寸便可,怎料到他們需要由零開始,設計口罩圖形大小外也需要留意加入栓口罩橡筋的小孔。整個過程中,免不了出現「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情況,做錯一小步驟就無法製作出收納套的模板。這時候組員們禁不住嘟囔:「看這小小的口罩收納套,背後原來要花這麼多心思! 」最後,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設置好收納套的模板,還在口罩收納套上增添了不同的學校縮寫設計。 當他們運用酒精清潔雙手後,拿起紙張去列印出口罩收納套,凝視打印機挪動,臉上全是雀躍。不同設計的小小口罩收納套,寫上自己的名字,既避免了口罩的污染,還不會搞混淆,丟失。「童」舟共「製」的組員嘗試為口罩「安家」,讓大家安心。DIY口罩收納套,是學生這份「童心」對校園疫情防控的響應,更體現了期盼回學校上課的心情。 珍惜返校學習時光 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復學的挑戰大,校方嚴從實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體溫檢測、消毒、設置安全距離等等。而身為學生也能為疫情防控出一分力。「童」舟共「製」組員拍下校內宣傳影片,他們穿起數個月沒有穿上的校服,模擬回校復課後的小息情景。他們希望能透過影片提醒其他同學要注意細節,在復課小息時要將口罩妥當擺放在口罩收納套裏。 復課在即,歡欣笑聲再次回蕩在校園,一場疫症讓同學們意識到面對面上學的時光原來是來之不易,在同學們面前展開笑顏也不是必然。德萃小學DreamStarter「童」舟共「製」的組員希望為同學送上 DIY口罩收納套,為口罩「安家」,鼓勵同學們復課後留意衛生細節。更重要的是「童」舟共「製」組員都希望大家同舟共濟繼續同行,不負韶華,相信脫下口罩展開笑顏的一天會如期將至。 轉載自:2020-06-09《香港01》 德萃小學DIY口罩收納套 送上復課的衛生窩心提示
Read more
  全港學校於5月27日起分階段復課,而小四至小六則將於6月8日(下周一)復課。私立學校德萃小學為確保校內衛生環境安全,邀請專業人士為大埔校舍部分區域噴上「納米光電觸媒」塗層消毒及抗菌。校長朱子穎表示,若效果理想,將為所有班房及設施噴灑該塗層。 在停課期間,校方其中一項科學功課要求學生進行「公平測試」,有小一學生以酒精搓手液最佳濃度作研習主題,期望復課後能與同學重聚,分享心得:「留咗屋企幾個月,好悶,希望可以見返同學或者老師。」 德萃小學邀請綠牆納米科技公司為辦公室、樓梯及部分班房噴上「納米光電觸媒」塗層消毒及抗菌。(龔嘉盛攝)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逐漸緩和,中三至中五已於5月27日開學,小四至小六、中一及中二級將接力於6月8日復課。德萃小學跟隨政府的復課決定,於4月底開始籌備復課事宜,5月初邀請綠牆納米科技公司為辦公室、樓梯及部分班房噴上「納米光電觸媒」塗層消毒及抗菌。 公司董事總經理鄭良仁表示,「納米光電觸媒」塗層有效期最長可達5年,班房內枱櫈等經常接觸的地方,有效期一般為1年,牆身及其他不常接觸的地方則可有效5年。噴灑塗層的成本方面,以一枱一凳為例,每套費用約需80元。 鄭良仁表示,近期曾到數間中學、浸大、恒生銀行辦公大樓及一田百貨進行類似消毒程序,未來一段時間亦已接到6至7間中學的訂單,他指:「其實技術一直都存在,但從未想像到要應用到學校。」 公司董事總經理鄭良仁表示,「納米光電觸媒」塗層有效期最長可達5年,班房內枱櫈等經常接觸的地方,有效期一般為1年。(龔嘉盛攝) 小息期間枱面會放飛沫擋板 分流放學 校長朱子穎表示,學校邀請生物化學公司到校消毒殺菌,同時已訂購飛沫擋板,小息期間會放置枱上以分隔學生,避免在進食茶點或飲水期間接觸到他人的飛沫。另外,班房內所有學生亦會由小組形式座位編排,改為單向直排;放學時段亦會分流,避免聚集。 朱子穎強調,若家長對復課有顧慮,校方會彈性處理,容許家長為子女請假。但他認為,很多學生十分期待上學,即使上課期間會有小組活動,亦不代表會有身體接觸,學校的兒童口罩存量充足,因此家長對復課毋須過慮。 小一生佑男期望在復課後能與同學分享心得,兼製作搓手液送給有需要同學。(龔嘉盛攝) 小一生:留咗屋企幾個月 好悶 談及即將復課,該校小一學生全佑男直言:「留咗屋企幾個月,好悶,希望可以見返同學或者老師。」佑男在停課期間,自告奮勇參與「公平測試」科學功課,他在母親協助下製作及測試不同酒精濃度的酒精搓手液,並將過程拍片與老師分享。 佑男期望在復課後能與同學分享心得,兼製作搓手液送給有需要同學。雖然佑男對復課引頸以待,惟問及是否希望暑假補課時,他則回應:「暑假唔想返學。」 延遲暑假冀「拉上補下」追課程 學校的最新暑假安排,對佑男來說可能不算是一個「悠長假期」,朱子穎表示,2月停課初期,校方已決定將本學年最後上課日延至8月7日,期望能將假期及課程進度兩者「拉上補下」。他形容,在停課期間,雖然校方的設電子學習讓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但理解對雙職父母的家庭來說存在困難,子女學習進度或存在差異,因此復課首兩周會優先處理課程進度。 轉載自:2020-06-03《香港01》德萃大埔校舍光電觸媒消毒抗菌 小息放飛沫擋板 分流放學 
Read more
復課在即,學校正密鑼緊鼓做足準備。除了遵照教育局的復課指引,亦有學校自費,額外採購更多的防疫用品及服務,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旺角的漢師德萃學校是其中之一。總校長朱子穎認為,比起追趕學習進度及成績,衞生是復課後最重要的一環,形容是一個「教育新常態」。 抗疫無分大小,德萃的學生同樣非常落力,在停課期間,自行設計一部搓手液機及酒精搓手液,出心出力幫忙抗疫。 由Coding到設計一手包辦 9歲女自製「包剪揼機」 「包剪揼」是每個人自小就會玩的遊戲。有否想過這個人人知曉的遊戲,都可以與防疫抗疫拉上關係呢?德萃小學的9歲學生Levin,就將「包剪揼」的玩法融入搓手液機的設計當中,自己製作出一部可以玩「包剪揼」的搓手液機。 「我現在出揼,部機沒反應,出剪都沒反應,出包就會擠出搓手液。」 農曆新年期間,正值新冠肺炎在本港爆發的初期,市民人心惶惶,不斷搶購消毒用品。Levin見很多人使用搓手液,但擔心人們在使用期間,如果手上有病菌,觸碰搓手液的瓶子時就會互相傳染到,於是由編程開始,設計出一部搓手液機。 這並不是Levin的首份作品,她早前已製作了一部小型自動販賣機,更隨校到英國參展。她的自動販賣機,只要拍RFID卡後,就會出一包餅乾。如果同時放置了一隻杯子,出完餅乾後就會自動出牛奶。Levin於是靈機一觸,利用製作自動販賣機的經驗,將抽取牛奶的技術改成擠出搓手液。 Levin說為了讓電腦認出手的姿勢,她拍攝了超過五十張相,訓練電腦辨認出不同距離、方向及姿勢的手,現時搓手液機在5秒內會擠出搓手液。她又提醒,如果手放得太近鏡頭,即使出了「包」的姿勢,都不會出搓手液。 市面搓手液致敏 學生加蘆薈自製 有搓手液機,又怎能沒有搓手液呢?漢師德萃學校的學生,7歲的Shine就在停課期間,自製酒精搓手液。 雖然坊間有多款的酒精搓手液,供不應求的情況亦暫時告一段落,但Shine仍然希望自行製作酒精搓手液,「因為平時的搓手液,用完會敏感、脫皮或出現痕癢。有敏感的小朋友,亦很難買到夠滋潤的酒精搓手液,所以我決定自己製造。」Shine說試過因此雙手紅腫,非常痕癢,感覺很不舒服,於是上網搜尋方法,自製既可殺菌又可抗敏的酒精搓手液。「我會加入蘆薈,因為蘆薈可以滋潤雙手,亦可以混在水及酒精內。」 Shine即場示範整個製作過程,只需兩支針筒、一個空的瓶子、蘆薈、水及少量的支裝酒精。他先後將水、蘆薈及酒精加進瓶子裡,將瓶子裡的三層液體搖至起泡或完全混合。Shine亦非常謹慎,在抽取酒精的期間,屢次看見針筒內出現小氣泡,都會重新抽取一次,希望減少氣泡對酒精份量的影響。在短短的5分鐘,他已完成一支酒精搓手液,非常快手。這些搓手液是否真的能殺菌呢?記者與Shine即場做了一個ATP測試,發現電腦螢幕上的含菌量,在使用Shine的搓手液後由48減少至12。 被問到製作過程最困難的事,Shine說是抽出蘆薈及擠出蘆薈的過程,「因為要很大力才抽到蘆薈入針筒。」作為一個小小科學家,他亦覺得造酒精搓手液很有趣,因為可以透過不斷的反複試驗,知道如何造出最好殺菌功效的搓手液,加上是自己一手一腳努力的成果,令他有更大的滿足感。Shine希望可以將自家製的酒精搓手液,送給有需要的人,例如長者等。 課室噴納米圖層 稱可刺穿細菌病毒 德萃找來不同的清潔公司,在復課前為學校進行清潔,包括為學生使用的家具,如桌子和椅子等,噴上防菌的納米圖層。該納米圖層看起來只是一般的噴霧,而噴上納米圖層的物件表面起初會有細微的水珠,大概30分鐘已徹底乾透。 該公司的創辦人楊達銘表示,當中的水份蒸發後,物件表面只會剩下肉眼看不見、摸不到的微針。「可以最少可以維持一個月,期間可以正常清潔及觸碰,任何細菌在附近經過時,會被微針刺破,然後自行分裂。」他又指出,該圖層無色無味,對人體無害,即使小朋友不小心吃進肚子都無問題。他亦建議多人接觸的地方,例如洗手間、門柄或者燈制,最少要兩個星期補一次。 重新編排課堂人手物資 增三倍老師當值 防疫的事當然越多越好,總校長朱子穎說除了會為學生量體溫、定期清潔洗手間等地方,學生小息時想進食,都要遵守新的規矩。「我們為學生購買飛沫擋板,如果小朋友要脫下口罩吃東西和喝水,要在自己的位置使用飛沫擋板。」 此外,在洗手間及校園的空地位置,都有新的安排。校方會安排學生分流,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不同時段使用不同樓層的洗手間。為了拉開學生的社交距離,學校會在禮堂、空地等地劃分了不同的空間,讓學生在圈內走動一下。 由於年紀較輕的學生自理能力較差,朱子穎估計當值老師的人數要至少增加兩至三倍,並會邀請家長義工,特別注意小朋友的衞生情況,如果見到小朋友捽眼等,會立刻帶他去洗手。朱子穎認為,在疫情期間最重要是學生的衞生及安全,要更用心去準備每一個復課安排的細節,至於很多家長都關注的學習進度,他認為可以待復課情況穩定下來,後一步再說。 教育局早前宣布,中小學於本月27日起分階段復課,首批是自理能力較高的中三至中五學生,小四至中二學生於6月8日復課,K3至小三學生則於6月15日復課,K1和K2本學年不會復課。教育局亦向學校提供復課指引,要求學生要每日量體溫、所有進校及校車內的人要戴口罩。至於課室的座位安排,教育局要求學校以「面對背」的方式單行排坐,但未有定明座位間距,只提醒學校善用課室空間,保持學生間的距離。 採訪:黃穎珩 拍攝:石鎬鳴   轉載自:2020-05-26《壹周刊》【復課前夕|學校如上戰場】做足抗疫十式 德萃朱子穎:衞生比成績重要 
Read more
「新常態」來自經濟學術語,所謂「常態」,簡單來說就是正常狀態;「新常態」,就是經過一段不正常狀態後重新恢復正常狀態,但又回復不了之前的「正常狀態」。2019的新冠病毒疫情雖然在下筆之時仍未過去,但我們已可預視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工作模式、學生學習已進入了「新常態」。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注重衛生;網購App已成功放在煮婦們手機的第一頁;在可行的情况把要出門的會議改成網上會議;「停課不停學」的網上學習快速推動,小一學生也會登入超過5個平台作不同的學習活動。 「新常態」一詞雖然是新出現,但所表述的社會狀態卻是反覆出現,人類社會歷史就是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中發展,每當一項新的科技,或重大的政局變改或戰爭出現,新常態必然會出現,問題只在於新常態出現的速度,以及我們對目前常態的倚賴度。 知識載體改變 出現新常態 「教育」的意識形態總不會離開「知識載體」,歷史告訴我們,遠古人類習慣把資訊記錄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後來有人為了更易收藏及攜帶資訊,於是把文字記錄在竹簡、木牘及縑帛之上,成了「冊」、「典」及「卷」,出現當時的「新常態」。發展到東漢的蔡倫,他發明了造紙術,這項突破的「高科技」發明改變了整個資訊保存的方法,又再一次出現人們讀書的「新常態」。我們於學校內,以紙筆為主的教學用了1900多年後,今天學校因疫情停課無法在校內派發工作紙,改用網絡上下載功課及教材,「教育新常態」又再次出現。 上述「知識載體」改變出現時,總會有「舊常態」的持份者會以不同的原因及理由,反對「新常態」的出現。如1940年代原子筆出現在香港時,一直用毛筆教學的書室及「卜卜齋」教師也會認為原子筆是「寫壞手」。 經歷4個月的停課,香港學生嘗試了以電子的方法學習新知識,只要教師把教學資源放上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以自己的學習進度,按個人生活的時間表來學習知識。如學生已掌握該課題,可以跳過教師教學,直接去完成教師給予的功課;如果學生對該課未能完全掌握,也可按自己的進度,重看教學短片,或尋找更多網上教學材料,按自己的學習需要來學習。經歷這樣主動及個人化的學習後,學生真的能夠返回課室,以一名教師對着30個不同學習需要學生的方式,以單一教學課題的方法來學習嗎? 料未來更不穩 伴孩子面對衝擊 我們雖然不是未來學者,但未來是可預見的,就是更加不穩定,會有更多天災人禍,有更加多「新常態」出現。作為今天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以固有的思維,來面對孩子的未來,只會收窄下一代發展空間。每一次「新常態」的出現,如有更多持份者協助來把稜角磨平,不但可以穩定變革時的衝擊,更能發揮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陪伴下一代成長。 文:朱子穎(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轉載自:2020-05-19《明報》專欄:教育新常態
Read more
  教育智能化是未來教育的新模式,近年STEM教育興起,不少學校都加入和創科相關的課程,加上疫情出現,學校紛紛都試行網上教學,面對這個大趨勢,我們應該如何準備? ========================= 轉載自:2020-04-23《無線電視》「看出個未來」第二集訪問本校:未來教育模式
Read more
一大群青蛙圍着鐵塔看比賽。 比賽開始了,老實說,群蛙中沒有誰相信這些小小的青蛙會到達塔頂,他們都在議論 : 「這太難了!!它們肯定到不了塔頂!」 「他們絕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聽到這些,一隻接一隻的青蛙開始泄氣了,除了那些情緒高漲的幾隻還在往上爬。 群蛙繼續喊着: 「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頂的!」 越來越多的青蛙累壞了,退出了賽。但是,有一隻卻還在越爬越高,完全沒有放棄的念頭。 最後,其他青蛙都退出了比賽,除了一隻,牠費了很大的勁,終於成為唯一一隻到達塔頂的勝利者。 很自然,其他青蛙都想知道牠是怎麼成功的? 有一隻青蛙跑上前去問那隻勝利者哪來那麼大的力氣跑完全程? 牠發現:這隻青蛙是個聾子! 這個故事的寓意: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消極悲觀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只會粉碎你內心最美好的夢想與希望!要記住一些充滿力量的話語,因為所有你聽到的或讀到的話語都會影響你的行為。 所以,總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你要變成「聾子」,對此充耳不聞!家長們可利用簡單日用品,和小朋友一同跟著Mr. Jan Wong製作青蛙小手工,令孩子記著青蛙故事的寓意。   材料: 白色卡紙 x 1 飲管 x 3 紙杯 x 1 畫筆 x 1 顏料 x 1 調色盤 x 1 活動眼睛 x 1對   轉載自:2020-04-22 《明報》 小學視藝老師Mr. Jan Wong教你自製彈彈跳青蛙  
Read more